健康養身★用愛過母親節 坎坷女由親密育兒體會真愛

用愛過母親節 坎坷女由親密育兒體會真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個目睹母親自殺、被送入孤兒院、被寄養家庭虐待、未婚懷孕選擇草草結婚又離婚、被高額撫養費追著跑的女孩,她恨老天對她不公、甚至恨兒子,她也曾想結束生命,卻驚覺「這樣她只是把母親的路又走了一遍而已」!直至接觸到「親密育兒」,改變了她的人生。在這母親節前夕,希望藉由她的真實故事,讓我們更懂得愛、更懂得感恩。

媽媽在我面前自殺 我被送進孤兒院

曾經,我憤世忌俗。我的童年很不快樂。媽媽在我面前自殺,為了工作而把我送來送去的奶奶,以及怨恨我、放任他們自家小孩欺負我、收了優渥保母費卻罵我是米蟲的奶奶的朋友。媽媽過世後,法院判定奶奶沒有照顧我的能力,我進了孤兒院,過著與孤兒們爭鬥的日子。在那裡,就像個同儕戰場,你隨時都會掉了地位,成為最低下的人,任人嘲笑與欺負。當時,我一天手臂上就會多三個咬痕,直到我幸運的擁有寄養家庭。

寄養家庭是另一個不幸 哪兒才是避風港?

有了寄養家庭,幸也不幸。在那個不夠開放的年代,新聞幾乎決定了每個人看世界的角度,而那時的新聞充斥著孤兒殺人。我養父母的親戚,每每調侃著我的養父母:「你們就是愛心過度氾濫,流浪狗養一堆就算了,現在連孤兒都撿回家養。你看看電視上那些,好恐怖喔!」養父母受不了親戚的譏諷,開始對我打罵、嘲諷,每當被打罵的喊到沙啞了、哭到都吐了,只想著,到底哪裡才是我真正的避風港?

我到底能相信誰?

直到我奶奶打贏了官司,我回到了她身邊,可心卻無法再去信任,總害怕我又會被丟掉。當時我寧願信任同儕、喜愛同儕,幻想與同儕會組成家庭、擁有未來。雖然我知道那裡沒有人真的把我當家人,可我又能相信誰呢?

為了有個家未婚懷孕 草草結婚又離婚

17歲時,我奶奶過世,我好害怕,今後哪裡才是我的家?而為了擁有一個家,我草草跟人未婚懷孕,再草草登記,然後嫁給了一個用混蛋都不足以形容的垃圾,還沒18歲就有了孩子,然後在兒子只有9個月時,我離開他了。

我恨這世界 甚至也恨兒子

離婚後,我被法官判的撫養費追著跑、被生活追著跑、被內疚追著跑、被思念追著跑、被怨恨追著跑。法官對我的不公平,高額的撫養費,18歲太過年輕的年紀,那時我好恨這個世界,甚至也好恨我的大兒子。直到現在我才知道,我只是把我媽媽的路又走了一遍而已。

直到認識「親密育兒」 一切改變了

成長的路上,長輩都說我是米蟲、拖油瓶,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是這樣看待我的大兒子。直到我認識了「親密育兒」(將另文說明),我重新檢視自己、認識自己,不要把自己的童年傷害轉嫁到大、小兒子(我如今再婚的小孩)身上。首先,我必須懂得誠實、平靜、原諒。我開始看到了我前婆婆對我大兒子的愛,因此我不再抱著「她那樣的人教不出什麼好孩子」這種想法,而是重視起什麼對我兒子最好,也許我永遠只能偷偷的看著他,但我心甘情願,我不能讓我兒子為難。

珍惜所愛的人

謝謝親密育兒,讓我深信我也會是個好媽媽。謝謝親密育兒,每當我耐著性子安撫臭小子,當我意識到我越來越平靜,越來越懂得誇讚,當我看到臭小子跟我相視而笑,即使邊工作邊照料他讓我每天只能睡幾小時,我依舊感到幸福,且有無比的勇氣。我知道,我變了。應該是說,這才是我。當親密育兒的媽咪訴說著怎麼愛自己的孩子、擁抱自己的孩子,我就開心世界上又多了一個善良平靜且快樂健康的孩子,而我在這樣的喜悅中,更加感謝此刻的生活。謝謝我現在的先生,是他讓我有勇氣改變自己。因為愛,這個世界會更美好。一起擁抱我們的孩子,一起珍惜我們所愛的人,一起用力生活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8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18)日上1922搶預約莫德納疫苗當追加劑,打支疫苗好過年的同時,放眼國際:近日全球Omicron疫情嚴峻,不少國家提出「與病毒共存」的想法,但在台灣是否可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今(18)日鬆口,「與病毒共存」也是一個方向。同時因Omicron的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晚間8點42分表示,檢出1例陽性個案(暫未編號,Ct值22.0),為北部本國籍10多歲女童。 ▲今晚再添1例女童檢出陽性,曾於1月9日與案17983及媽媽一起至西堤中壢中山店用餐,於1月16日匡列為接觸者而到集中檢疫所居隔。(圖/中央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關心本土疫情同時也該關心境外移入與落地採檢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宣布新增49名境外移入,包含17例落地採檢。目前指揮中心僅針對長程航班(美加、中東等國家)進行落地採檢,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正與機場針對旅客容納等細節做討論,近日將把落地採檢的航班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公布新增17例本土病例。這些本土病例的主要來源,大多是與明新科大有關。從桃園機場開始,Omicron的傳染鏈延伸向社區歌友會、聯邦銀行甚至連鎖餐廳、大學等,2週以來已破百例;而確診者的相關足跡遍布桃園,也曾到過新竹、花蓮。 ▲今日新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