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用手檢查乳房健康,竟讓她錯失乳癌治療先機

用手檢查乳房健康,竟讓她錯失乳癌治療先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年約45歲的上班族媽媽每天忙著工作、照顧家人,由於行程緊湊,她常抽不出時間去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因此她只好三不五時用手進行乳房自我檢查,直到有一天,她摸到乳房有腫塊,去醫院檢查,才發現癌細胞已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心情沮喪的她,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終於調適好心情、積極接受治療。

一年約兩成乳癌病患,一確診已是晚期

對於資深乳房外科專家曾薰緻醫師來說,上述情況是司空見慣,他解釋,乳房X光攝影最小可找到小於1公分的腫瘤,若用手觸摸,腫瘤須長到2公分以上才摸得到,而且有的腫瘤長在深處,光靠手摸不出來,等發現異常,往往已是中、晚期,由此可知乳房X光攝影是一項很重要的篩檢工具。

曾薰緻醫師分析,在台灣,一年新診斷的乳癌病患中,大約2成比率是在乳癌晚期才發現病灶,即使是早期乳癌病患,也有大約30%會演變成轉移性乳癌,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有些病患是因為羞於就醫而延誤治療;第二,部分癌細胞的惡性度較高,在短短兩、三個月可能就惡化為晚期,並迅速轉移到身體不同部位,情況就更為險峻。

面對「PIK3CA」基因突變,治療已有新選項

當醫師面對晚期轉移性或復發轉移性乳癌,多會建議病患進行腫瘤基因檢測,再根據檢測結果選擇適合藥物。目前最常見的指標為荷爾蒙受體(HR)與HER2受體。其中,HR受體為陽性,HER2受體是陰性的病患約佔乳癌病患的6、7成,但這群病患中,約4成的腫瘤細胞帶有一種名為 「PIK3CA」的基因突變,整體來說,大約就是每4名乳癌病患,就有一名帶有「PIK3CA」基因突變。

一旦晚期轉移性病患帶有「PIK3CA」基因突變,單純使用化療、荷爾蒙治療等傳統藥物時,效果可能不如預期。目前,這類病患已有標靶藥物PI3K抑制劑等新藥可供選擇,國際研究顯示,晚期轉移性或復發轉移性乳癌病患若同時使用標靶藥物PI3K抑制劑與荷爾蒙藥物,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可延長至11個月,病患的生活品質也會改善許多。

精準檢測,幫助選擇適合治療策略

曾薰緻醫師指出,為了達到精準治療的目標,晚期轉移性病患在接受治療之前,多會建議接受基因檢測,透過抽針方式獲得腫瘤組織樣本,就會更精準,得知患者突變的基因,如PIK3CA基因,使用對應的標靶藥物,就能達到精準治療的效果。不過如果腫瘤已經轉移到肺部、肝臟深處,位置可能不容易採檢時,可以考慮透過抽血進行基因檢測。

曾薰緻醫師提醒,中年女性一定要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早期發現病灶,才能盡早進行治療,若發現已是晚期乳癌,也不要放棄希望,只要選擇適合療程,病患就有希望可以延長生命,並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乳癌轉移了怎辦? 荷爾蒙治療合併標靶提升存活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7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令人聞風喪膽,給病患帶來極大壓力,然而隨著醫藥的進步,治療效果越來越好,持續增添病患與家屬希望,療程中引發的「不適症狀」,也因為容易讓療程無法如期完成,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導致愈加受到重視。醫師表示,「不適症狀」從過往已知的疼痛、噁心、嘔吐,到現在的「癌因性疲憊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甲狀腺位於頸部甲狀軟骨下方(約在頸部喉結下方),氣管的兩旁,形狀像一隻蝴蝶。甲狀腺周圍佈滿許多重要器官,像是氣管、食道、頸動脈、頸靜脈、喉部與神經組織。醫師表示,甲狀腺手術大多預後佳,切勿因甲狀腺緊鄰重要器官而延誤治療,避免對身體造成更多傷害。常見甲狀腺手術分兩類 避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血壓愈來愈正常,但卻感到愈來愈喘,就要當心否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指出,老化後易增加主動脈瓣膜狹窄的風險,隨狹窄程度愈發嚴重,開始出現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且心臟越難將血液打出,血壓漸漸下降,如疏忽沒治療,演變成重度狹窄,可能導致猝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農曆年後興起一波轉職潮,根據研究顯示,第一印象為面試重要的評斷標準之一,面試官常在面試的6分鐘後,決定是否錄用面試者。皮膚科游懿聖醫師提醒,手部被稱為「第二門面」,若指甲出現變色、增厚等情形,很有可能是灰指甲找上門,及時發現積極治療有助於維護自我形象!上班族請注意! 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