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異位性皮膚炎醫QA解密「病因、嚴重程度、治療重點」

異位性皮膚炎醫QA解密「病因 嚴重程度 治療重點」
異位性皮膚炎在一般民眾及印象中,都是屬於長期難治療、易復發的疾病,不僅造成外觀與生活困擾,也常常讓病友感覺「人生一團糟」陷入絕望困境。到底異位性皮膚炎致病主因是什麼?嚴重程度如何判斷?治療目標?「異位性皮膚炎5大QA」有請皮膚科醫師及專家來解密!

現年才40歲的林小姐,已與異位性皮膚炎共處長達38年,歷經嘗試偏方、在學校遭受被關廁所潑水的同儕霸凌、罹患憂鬱症、6年內住院逼近40次、全身體無完膚、皮膚癢只能坐著睡覺等等辛苦過程,終於在接受新藥治療後,皮膚免疫狀況獲得穩定控制,完成過著「像一般人一樣」正常生活的願望。

Q:異位性皮膚炎致病主因?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科主任楊靜宜說明,8成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6歲以前就會出現病灶,一半以上症狀會延續到成年,但也有約2~3成病患是成年後才出現病灶。異位性皮膚炎因「免疫失衡」的2大致病因子為:

1. 皮膚障壁受損

2. 皮膚免疫系統過於活化 

她說,除了以上原因,再來才是環境交替等外在因素變化導致。只要是病灶大於體表面積10%,且影響外觀及功能性如頭頸、手腳掌等,就可歸為中重度,其病患比例佔全部異膚患者約4分之1。

Q:異位性皮膚炎嚴重程度判斷?
楊靜宜指出,異位性皮膚炎在用藥治療上,與疾病嚴重度息息相關。臨床可用「EASI評分標準」來判斷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依據以下病灶:

1. 皮膚紅腫

2. 抓痕

3. 苔癬化

4. 病灶之體表分布面積

共劃分為3個等級,EASI評分0~6屬於輕度;7~19分屬於中度;20~72分則為重度。除了病灶面積之外,近年研究也將「生活品質」與「生活功能性」的影響,納入中重度病程的參考指標。

Q: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生活困境?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容易復發的發炎性皮膚病,發病時奇癢難耐,有病友甚至用「癢到骨頭裡」來形容,而且越是搔抓,癢感越發嚴重;進而增加睡眠障礙、憂鬱和輕生等精神問題,及肥胖與心血管疾病、感染等風險。

這些生活問題與風險較一般正常人高出1.17~2倍。根據歐美問卷研究結果顯示,中重度異膚病友更每年平均有3分之1的時間無法發揮正常生產力,導致工作、生活都大受影響。

Q:異位性皮膚炎為何反覆發作難治療?
楊靜宜指出,6成中重度患者以傳統類固醇或口服免疫抑制劑治療,成效不佳更可能復發加劇,主因在於無法控制及改善免疫系統的穩定度,更造成肝腎代謝功能負擔。

人的免疫系統有Th1和Th2兩種細胞反應,兩者互相抗衡,但傳統治療有如散彈槍般,不僅易使Th2過度反應,同時抑制了Th1原本對抗病毒和細菌的好免疫力,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病友本就脆弱的皮脂膜,更容易破皮感染、加重發炎,甚至虛弱需住院治療。

Q: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目標?
目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楊靜宜建議以生物製劑治療,目前已通過健保有條件給付,比起傳統治療,可精準鎖定並殺死易引發乾癢與發炎的細胞激素,不僅副作用較低,也不會造成肝腎代謝負擔。

另一方面,生物製劑能平衡Th1和Th2免疫力,讓受損的皮膚角質細胞有機會再長好,進而提升屏障功能,達到長期安全緩解的目標,可作為中重度病友們長期抗戰共存的安全利器。

朱家瑜鼓勵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積極早期診斷治療、與醫師溝通,找出個人最佳的治療策略,不但有助穩定控制病情、延緩病程進展,也有機會讓病友在生活中發揮所長,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希望病友耐心地接受治療,政府也可以多給予關懷和照顧。

異位性皮膚炎醫QA解密「病因 嚴重程度 治療重點」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生活困境。圖片提供: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天氣好熱,想來碗綠豆薏仁消消暑嗎?還是來杯薏仁水,美白兼消水腫?但你知道嗎,市售有許多標榜「薏仁」的產品,可能不是真薏仁!高雄鳳山醫院廖嘉音營養師表示,市面上常聽到小薏仁、洋薏仁、珍珠薏仁看起來長得很像薏仁,但其實都不是真「薏仁」,而是「大麥仁」的俗名!建議選購前仔細留意產品標示,才能買到正確的商品...

閱讀詳情 »

當母親的心理煎熬-自己的基因讓兩個兒子都患有蠶豆症  曉蕙(化名)有兩個相差4歲卻同樣活潑好動電力十足的兒子,曉蕙回憶當初生產完帶老大出院回家後,寶寶老是哭每天都要一直抱著搖哄、每天都手忙腳亂、每天都不夠睡、每天都好疲憊、再加上頂著好多天沒洗的油膩頭,就在瀕臨崩潰爆發臨界點時,接到婦產科...

閱讀詳情 »

清楚知道慣用手是那隻手的時期,大概是3歲~4歲左右。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左撇子,那麼應該要矯正還是不應該矯正⋯⋯很多家長都很迷惘吧!這次就要來分析矯正左撇子所帶來的影響,分為好處和壞處兩方來介紹♪     ①是否矯正這個問題請夫妻倆一起商量~   若要說究竟為什麼孩子使用左...

閱讀詳情 »

寶寶的乳齒需要做好口腔清潔嗎?是否等長出恆齒再保養就好了呢?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提醒,寶寶的口腔保健習慣需要從小養成喔!雖然乳齒遲早會掉,但若乳齒蛀牙可能會影響恆齒的生長,甚至造成咬合不正的嚴重後果;此外,乳牙蛀牙的疼痛不適也可能會讓寶寶哭鬧、影響食慾等。因此,建議每天都要協助孩童清潔牙齒,以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