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當心肥胖、三高易罹癌! 上班族靠毅力瘦身重拾健康

當心肥胖 三高易罹癌! 上班族靠毅力瘦身重拾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長期久坐辦公室族,當心肥胖、三高悄悄找上門,增加罹癌風險!一名40歲女性上班族,體檢時發現血糖代謝異常、BMI約27已達輕度肥胖,前往和信醫院內分泌科門診諮詢後,進行飲食改變加上積極運動,成功瘦身十公斤,糖化血色素從原本的6.3%降至5.8%,接近正常指數,遠離三高及癌症風險。

過重及肥胖如何定義? 至少與12種癌症相關

和信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李昇聯表示,一旦體重受控制,血糖、膽固醇指數都會跟著改善,才能保持身體維持良好狀態。至於,如何得知是否過重及肥胖,可採用身體質量指數(BMI)判斷,將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值(BMI=體重(kg)/身高m^2),若數值大於24,可定義為體重過重,如大於27就是肥胖。另外,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顯示體內腹部脂肪過多,也會有肥胖問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指出,體內過多的脂肪組織堆積和癌症風險上升,具有一定關連性,其中較顯著相關的癌症包括食道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肝癌、胰臟癌、腎癌、乳癌等;許多國內外大型觀察性研究及流行病學研究,肥胖至少與12種癌症密切相關。

肥胖影響癌症病人存活率? 醫:可能具負面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李昇聯醫師也指出,研究顯示,肥胖對癌症病人的生活品質,疾病的復發與惡化,乃至於存活率,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更須小心因相關慢性病引起的併發症而死亡。

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如成人90公斤,減少5公斤),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可改善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至於,癌症病人減重是否能增加存活率?李昇聯醫師指出, 研究發現癌症病人減重後, 可以促進恢復改善預後,未來期待有更多介入性的臨床研究,來證明減重和癌症復發的關係。

留意體脂肪問題 控制體重降低罹癌及三高風險

李昇聯醫師提醒,體脂肪問題也須留意,有些人看起來不胖,但體脂肪卻很高,就是因為體內的肌肉量太少,研究指出,體內脂肪過高其實與發炎反應相關,易患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的風險,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罹癌的機會。建議體脂肪過高的人,要靠運動及適當的飲食, 減少體內脂肪並增加肌肉量,改善代謝異常的情況。

至於市面上流行的減重方法百百種,一旦觀念錯誤,可能造不必要的副作用,建議開始減重前,最好先和專業的醫療團隊諮詢討論,再規劃出最適合自己的減重計畫。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6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外電報導,挪威再傳醫護人員施打牛津AZ疫苗後,發生血栓相關事件,最近牛津AZ疫苗傳出疑似是作用,可能降低首批施打對象接種意願,傳出總統蔡英文將帶頭,增加醫事人員信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無法幫她決定」。 牛津AZ再傳疑似血栓事件多國緩打 莊人祥:仍有多國持續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名新冠境外移入,個案(第986例)南非入境檢疫期滿自費採檢陽性確診,研判因Ct值高培養病毒檢測基因序列不易;另外,菲律賓也傳出病毒變異,目前台灣邊境未發現相關案例。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986例個案是南非籍20多歲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第二型糖尿病過往多被認為年紀大才可能罹患,但近來卻有逐漸年輕化趨勢!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柏蒼指出,學界將40歲以下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稱為年輕型二型糖尿病,且根據各國研究發現,不僅人種的差異影響疾病表現,其中亞洲人也屬於易發生族群。35歲男常疲倦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躁鬱症發作時,會在清楚的一段時間內感到異常,且有持續具有高昂或易怒的情緒,並同時伴隨像亂花錢、性慾增強、話多、過度自信、失眠等症狀。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精神科王志嘉醫師指出,躁鬱症又分躁期及鬱期,若為鬱期發作時,病患則連續至少兩星期感到持續存在憂鬱、悲傷、無望等情緒,且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