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當心!1成肺癌病人治療後冒「二次肺癌」 她10年內就遭3癌連擊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癌病人治療後,得小心「二次肺癌」上身!新光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張益誠提醒,文獻顯示,原發性肺癌病人在接受治療之後,得到與癌症轉移不同的第二次肺癌的機率約為10到15%;而預防之道,唯有定期檢查,早期發現癌症以及個人化的治療,才有助治療成功。

另一方面,張益誠表示,多重原發性癌症則是同時或先後得到2種以上、不同器官,且獨立病灶的原發性癌症,文獻報告指出,在癌症病人中,多重原發性癌症機率約為2到7%。

59歲、擔任企業主管的林女士就是一例,有癌症家族史的她,媽媽罹患乳癌、阿姨則有肺癌,本身更在10年前被診斷出乳癌,並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定期追蹤檢查,2013年時又發現肺部有「左下葉肺腺癌」,腫瘤大小達1.5公分,趕緊手術切除肺葉。

張益誠說,林女士2018年回診追蹤時,沒想到又發現「右上肺葉毛玻璃狀」病變,再度接受胸腔鏡肺楔形切除手術,並進一步確診為早期的肺腺癌,好消息是,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張益誠說,肺癌已成為國人癌症死因第一名,除了個人體質有肺癌家族史可做為參考之外,生活型態及環境因素,如吸菸,包括二手菸或空氣汙染、致癌物的暴露也是危險因子。而國內統計,目前肺癌(不分期別)總體5年存活率約30%,第一期肺腺癌經由手術切除,5年存活率可達85%以上,手術切除仍是最佳治療選擇。

張益誠提醒,肺癌治療開始後,需要密集追蹤至少5年,以新光醫院治療肺癌病患為例,第一期病人5年存活率達9成、第二期病人達7成多;局部晚期或有遠端轉移的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通常每隔一段時間,有可能需要更換治療藥物,或輔以其他治療模式,以鞏固治療成效,近幾年,因為新興標靶藥物的出現及免疫治療方式的進步,晚期病人的存活率已大幅提升。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打完疫苗後10分鐘「唇舌麻痺」! 50多歲女成全台第3例嚴重過敏

難得打氣來了!自費疫苗預約大爆滿 加量?莊人祥允:會盡量滿足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1、拍打整個頭部,重點是百會穴 拍打頭部主要對頭疼、頭暈、發麻、小腦萎縮、記憶力減退、腦血栓後遺症有顯著作用 拍打百會穴主要針對高血壓、失眠,同時對頸椎有輔助治療的作用,根據每個人的個體病情不同,感受也有所不同,表現情況有頭脹、頭悶、深度有痛點等,氣血暢通後不適感會自然消失。&...

閱讀詳情 »

能吃藥就別打針,能打針就別輸液了!   日前,安徽省衛計委公佈「53種不需要輸液」的疾病清單,均為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只有在患者出現吞嚥困難、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以及病情危重、藥物在組織中宜達到高濃度才能緊急處理這3種情況下才使用靜脈輸液。 這些疾病是不是真的不需要輸液?為...

閱讀詳情 »

有一次老家來親戚,午飯間,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飯。我3歲的兒子很喜歡吃魚,但吃著吃著,兒子出現嘔吐還哇哇大哭,肯定刺到魚刺了,我下意識讓兒子多吃菜,兒子一邊吞一邊大哭,正要喂孩子第二口菜,被從廁所出來的親戚阻止。親戚是醫生,她告訴我孩子刺到魚骨頭千萬不要盲目讓孩子吞食東西,否則會有刺破食道和血管的可能。...

閱讀詳情 »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4月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在台灣,平均每5分鐘26秒就有1人罹癌,這紀錄是史上最快!國健署提醒,國人不當的飲食習慣,都會增加罹癌的機率!快跟著Mary一起學習健康飲食吧~  4. 乳癌:高熱量、高脂肪食物要避免肥胖是停經婦女罹患乳癌的高危險因子,因為肥胖會使血液循環中雌激素濃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