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有望2022「控制下來」? 黃玉成:除非變感冒化

疫情有望2022「控制下來」? 黃玉成:除非變感冒化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日各界熱烈討論該如何接種疫苗,提升疫苗覆蓋率以及該不該提前施打追加劑。指揮中心今日邀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黃玉成分析疫苗接種的副作用以及未來的計劃。


黃玉成針對各疫苗的施打規則分析其副作用。從所有疫苗的觀察來看,可得出大略的結論:以同品牌來說,第1劑施打後有發燒、頭痛等明顯不良反應的話,第2劑則副作用極少;相反的,第1劑施打後無發燒、頭痛等明顯不良反應,第2劑則會有明顯副作用兩劑接種後7日內症狀將慢慢舒緩,前2日副作用以疲倦、肌肉痠痛、局部不適以注射部位疼痛較為常見。第2劑為混打者,前2日則大多有疲倦等不良反應,也常見注射部位疼痛腫脹等。


另外,黃玉成建議基礎劑的第1、2劑皆以同廠牌為主。不同廠牌混打雖能刺激較高的綜合抗體,但會有明顯不良反應,民眾可自行判斷:「國外會考慮混打,是因疫苗量不夠多。」


疫情有望2022「控制下來」? 黃玉成:除非變感冒化

▲黃玉成詳細說明基礎劑與追加劑的差異。(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疫情有望2022「控制下來」? 黃玉成:除非變感冒化

▲針對不知如何選第2劑的人,ACIP也提出建議。(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基礎劑的時間間隔多久,以及怎麼選疫苗?ACIP决議COVID-19疫苗第2劑混打事宜中,建議第1劑施打AZ者,8周後可接種、BNT、高端;第1劑施打莫德納、BNT者,4周後可接種不同廠牌之mRNA疫苗(莫德納或BNT)、AZ、高端疫苗;第1劑施打高端者,4周後可接種mRNA疫苗(莫德納或BNT)。


疫情有望2022「控制下來」? 黃玉成:除非變感冒化

▲ACIP决議COVID-19疫苗第2劑混打事宜,針對所有的接種情形提出建議。(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另外有記者問及,前立委沈富雄在FB上說「全球疫情將在2022年第3季結束」,黃玉成只說希望打完追加劑就能控制下來。另外,以病毒學角度來看,病毒被人類傳遞幾億次,會產生變異株。如果Omicron能夠輕微到與流感一樣,加上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也問世的話,會使得症狀愈來愈輕,「但即使如此也不能算是控制下來,只是走向感冒化,這是我的希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真實世界上演「激怒李蕾」 「性成癮症」成熱搜關鍵字
▸常見辛香料替菜餚添香氣 雖是配角在冬天也能保健暖身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許多人都不懂為什麼疾病會找上門,其實最大元凶是身體慢性發炎造成的,如果置之不理,長期發炎不但會造成慢性病叢生,包括提早老化、體力衰退,也會提高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失智風險(註1),甚至可能使細胞發生變化,使罹患癌症(註2)的機會大增。這發炎的狀態與我們一般認知不同,研究團隊認為這是一般檢測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男性年紀大了,除了攝護腺肥大外,可能還得要小心攝護腺癌這個無聲威脅!一名59歲男性經體檢發現罹患攝護腺癌,雖然年紀在攝護腺癌患者中尚屬年輕,腫瘤切片也只屬中度惡性,但卻在骨頭掃描時,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骨頭,而僅僅一個月後,骨頭刺痛就有如萬蟲鑽動蝕骨。他形容其疼痛感有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如果你的眼睛視力出了問題,你會怎麼辦?根據最新愛爾康亞太區五國護眼調查顯示,有9成受訪者表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曾遭遇視力問題,從視力模糊、看不清楚,到眼睛不舒服和頭痛;然而,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會立即去看眼科醫生尋求幫助,卻有超過一半受訪者首先上網搜索或與朋友和家人交談以尋...

閱讀詳情 »

您的早餐蛋白質攝取量足夠嗎?隨著養生保健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人了解補充蛋白質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不過,專家提醒,想要充分獲取食物中的蛋白質,可不是一口氣大口吃肉補充就行。事實上,若民眾每日三餐中蛋白質攝取分配不均,集中於午、晚餐食用;忽略早餐的攝取,恐將使其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蛋白質是人體3大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