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期間懷孕好害怕!婦產科醫教孕母這麼做

疫情期間懷孕好害怕!婦產科醫教孕母這麼做 【記者 葉倩如/新北 報導】
指揮中心的居家檢疫規定「孕婦懷孕第29周(含)以上或其他經醫師評估懷孕期間需有人陪伴照顧,彈性准予居家檢疫期間同住,不受1人1室或至多1名照顧者之限制」,後來此規定修改為「經醫師評估懷孕期間,需有人照顧之生活無法自理者」規定變嚴格,孕婦居家檢疫需醫師開立證明。

孕產婦於居家檢疫期間,該注意什麼?新北市板橋豐禾婦產科藍彥博醫師表示,居家檢疫的孕產婦如果要分娩,當有產兆落紅、陣痛、破水等情形發生,或者有其它高危險妊娠,如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胎動變少…等現象需要就醫時,可先聯絡主要產檢的醫療院所評估狀況。如果建議就醫,就由當地衛生局人員安排至醫院就醫。無急迫情形,可等到檢疫期間結束,儘速就醫產檢。

藍彥博醫師指出,居家檢疫孕產婦若有產兆的正確處理方式,他提醒懷孕媽媽,居家檢疫孕產婦如果臨時有產兆,經聯絡衛生局人員安排,進行PCR核酸檢驗,在報告結果12-24小時出來前,比照感染新冠肺炎的產婦處理,必須在負壓隔離病房待產,以及獨立隔離手術室生產,醫護人員會穿著隔離衣與N95罩等設備進行防護。等待報告期間暫時無法陪產,新生兒產後需要暫時隔離,如PCR核酸檢驗結果為陰性,因爲仍在檢疫期間,可轉至普通單人病房接受照護。

居家檢疫孕產婦若有預定安排時間的剖腹產,藍彥博醫師建議提早聯絡衛生局人員進行PCR核酸檢驗,取得陰性報告後,即可比照一般孕產婦的方式進行剖腹產。

藍彥博醫師提醒孕婦施打疫苗需與主治醫師討論,日前台灣取得莫德納疫苗,各縣市開始接受分配5萬劑莫德納疫苗並開始施打,立委日前審查紓困4.0預算時提出建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把疫苗優先提供給已經懷孕的醫護人員施打,依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文件建議指揮中心應該優先提供mRNA疫苗給孕婦施打。

媽媽經商務長葉娜表示,因為印度出現有人施打完2劑疫苗依然確診死亡的案例,目前疫苗還沒有100%安全的情況下,懷孕媽媽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是不是適合施打疫苗,目前需要充足的實證資料後,才可驗證疫苗對變種病毒是否能夠產生足夠保護力。

藍彥博醫師叮嚀,居家檢疫的孕產婦如要分娩,一旦發生產兆,請先聯絡衛生局,由衛生局人員安排至醫院就醫,若自行外出就診,將會受罰。待產分娩前必須接受採檢,陰性結果者與一般產婦相同,可在產房待產,採檢結果尚未出來前,須入住負壓隔離病房待產或生產。孕母若已預先安排剖腹生產,請務必先連絡衛生局人員,提前安排至醫院接受核酸檢驗,避免無採檢結果而必須臨時緊急剖腹生產。

圖:新北板橋豐禾婦產科副院長藍彥博醫師提醒孕母,居家檢疫期間如有就醫需求,應先通知當地衛生局,由衛生局人員安排就醫。


【更多新聞】

  • 教訓夠了!機組員返臺檢疫措施重加嚴
  • 分配不均?!公式計算配送縣市疫苗數量
  • 竹科篩檢移工背後功臣 300女力拚防疫
  • 相關推薦

    孕婦牙齒不健康,寶寶早產機率大!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說,根據數據顯示,患有牙周病的孕婦比健康孕婦早產機率高了近3倍,而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機率高了2倍。為了改善孕媽口腔健康,台灣中央健康保險署2015年特別新增「懷孕婦女牙結石清除」項目。根據統計95%以上的國人罹患輕重不一的牙周疾病,其中大部...

    閱讀詳情 »

    肩關節脫臼了,該如何治療才不會造成反覆脫臼呢?  肩關節脫臼時,首要是先將關節復位,復位後用三角巾或肩關節保護架保護好。 大部分第一次肩關節脫臼的病患在復位後, 採取保守療法即可。但當受傷的年紀越輕時,肩關節再次脫臼的機率就大大提高。 若已經是反覆性脫臼或需要參與激烈碰撞運動者,建議要做手術修補破裂...

    閱讀詳情 »

    台灣疾管署2015年1月23日公布,一名2歲男童已經接種疫苗,但卻仍因感染流感併發重症致死的個案。從發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一周,病毒檢驗結果是H3N2,為台灣104年第二例。該男童曾在103年11月初接種流感疫苗,104年1月9日出現咳嗽、發燒等感冒症狀,共轉診就醫3次,13日有胸部凹陷、呼吸窘迫現象轉...

    閱讀詳情 »

    天氣冷颼颼,顏面神經失調患者暴增。一位48歲的陳先生,連日加班,工作壓力大,突然出現嘴角下垂、左眼無法閉合等症狀,但沒有合併麻木、意識障礙或手足肢體活動障礙,醫師診斷後排除是中風,而是罹患顏面神經麻痺。最近加上氣候寒冷因素催化下,類似案例增加5成。該患者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林佳瑩診治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