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趨緩之際 醫籲:糖友盡快回診,減少急重症危機!

疫情趨緩之際 醫籲:糖友盡快回診,減少急重症危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我們要鼓勵糖友,趁著疫情緩和的時候,趕快回醫院抽血、做檢查,若過去健檢曾發現血糖異常,也要盡快回醫院追蹤、做進一步篩檢…」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近日都發現,在Covid-19疫情嚴峻期間,不少糖尿病病友、過去檢查血糖異常與糖尿病高風險族群等都暫停去醫院追蹤、檢查,但這種現象卻讓部分糖友陷入高血糖急重症危機,甚至有老人家血糖失控而不自知,結果昏迷、送急診。

因此兩位理事長慎重提出上述呼籲,請糖友與疑似糖尿病族群一定要按時回診、就醫,才能及早發現問題、盡早治療,避免突發急重症危及生命。

糖友定期回診,為何如此重要?

黃建寧理事長援引國外研究指出,英國學者發現,過去一年半以來,許多民眾、第二型糖尿病病友停止到醫療院所接受糖化血色素等檢查,導致糖尿病診斷率下降,死亡率也大幅增加。根據臨床觀察,在國內防疫時期,也有約二成糖友沒照預定時間回診,令人十分憂心。

國內外醫師一致公認,多數回診常規檢查與糖友的健康息息相關,像三個月必須檢測糖化血色素(HbA1c),或像低密度膽固醇(LDL-C)、蛋白尿檢測,以及每年一次的眼底鏡、神經學與末梢血管循環等檢查,都是重要參考指標,藉由這些檢查,糖友才能與醫師溝通,並檢討治療策略是否需要調整,若沒有定期回診,糖友便可能出現急重症、併發症風險,進而危害整體健康。

「血糖高低起伏,不一定有嚴重、不舒服症狀!」黃建寧理事長指出,有些糖友會用有沒有不舒服症狀做為用藥、回診的依據。事實上,多數糖友沒有明顯症狀,等出現「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等三多一少症狀,病情往往已經很嚴重,所以規律用藥、定期回診才如此重要。

面對疫情變化,要注意這些事項!

另外,王治元理事長提醒糖友,在沒有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低下的情況下,若可注射Covid-19疫苗,就要把握機會,以減少重症、死亡機率。黃建寧理事長也認為,糖友是Covid-19重症高風險族群,若沒有急性高血糖、急性感染症等急重症,也沒有對疫苗成分過敏,糖友便應該盡快注射疫苗,提升保護力。

黃建寧理事長強調,糖友在疫情期間需要注意兩件事:第一,要記得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像勤洗手、出入公共場所要戴口罩等都是重點。第二,要按時用藥、回診,並進行血糖自我監測,飲食、生活作息也要維持健康、穩定。王治元理事長則建議糖友,面對疫情變化,多以平常心看待,身心壓力才不會那麼大。此外,在醫師、衛教師等專業團隊的協助下,對於血糖控制,也才能更事半功倍。

【延伸閱讀】

傷口小、恢復快 達文西手術微創治療大腸直腸癌

Delta病毒株來襲 父母可以做些什麼保護孩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3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炎熱天氣,皮膚恐一不小心就出狀況,不但容易出疹子感到泛癢等症狀,也可能因曬傷出現刺痛感;郭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陳佳玲指出,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可能使因服用藥中,部分藥品產生的光敏感及光毒性,加速皮膚過敏反應。包括Fluoroquinolones抗生素、荷爾蒙藥品、心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名出生才八、九個月大的女嬰,因感染輪狀病毒,發燒、嘔吐厲害、食慾變差而送急診,住院後狀況卻未改善,並開始出現脫水、解水便,一天達十幾次,而且持續發燒,住院1周才痊癒,但體重卻因此輕了許多,嚇壞了爸爸媽媽。「嬰幼兒一旦感染輪狀病毒,即便痊癒短時間内也無法恢復食慾,而且很...

閱讀詳情 »

你是否也有過同樣的疑問,法國頂級美食中,鵝肝醬、生蠔、魚子醬盡是些高膽固醇的非健康食品,但爲什麼法國人不僅長期身型保持苗條,而且心血管疾病和心臟病的發病率反倒較低? 其實這些答案都藏在葡萄酒裡! 葡萄酒真有這麼神?! 十九世紀初期,法國研究者發現,盛產葡萄酒地區的人瑞較多且平均年齡也較高。到了十九...

閱讀詳情 »

您知道涼拌木耳﹑西式蘑菇湯﹑冬菇炆枝竹﹑杏汁雪耳糖水之間有什麼共通點呢?對!它們全部都含有「超級食物」名單上的新秀--菇菌。不知道大家對菇菌這種食材有多什麼了解,又對菇菌是否有著大大小小的迷思呢?就讓我為大家一一解答,再介紹食物安全Q嘜的代表「有機農作物」,讓大家品嚐既健康美食時,食得安心又放心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