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病友們要小心 不動就「僵」脊椎硬梆梆

病友們要小心 不動就「僵」脊椎硬梆梆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原因未明的慢性發炎疾病,好發於20~40歲年輕人,患者大部分最先察覺到的症狀為下背晨間僵硬和酸痛,經常會先誤認是生長痛或運動痠痛,藉由活動伸展會獲得改善;相反的,若不動、長期休息症狀則會更嚴重。少部分患者的初期症狀則以兩侧腳後跟或足底慢性疼痛、眼睛發紅為主。

亞東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吳建陞主任說明,僵直性脊椎炎屬於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20-40歲的成年人,青年發病居多,臨床上最常見症狀即為下背痛、早起晨僵與肌腱附著點發炎(足後跟痛),常侵犯的發炎部位包含脊椎關節、薦腸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及肩關節。門診觀察,不少青少年患者常誤以為是痛風所造成的腳踝腫脹,就診後才發現竟是僵直性脊椎炎併發所致的周邊關節炎。

吳主任表示,約有10-20%患者會合併週邊關節的紅、腫、熱、痛。由於僵直性脊椎炎是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除了會侵犯關節外,也會其他器官或組織,常見的脊椎關節外病變包含(1)眼睛病變,如虹彩炎或葡萄膜炎;(2)接骨點病變,常見肌腱與韌帶附著於骨頭處的發炎,嚴重會造成患者無法行走;(3)其他像是發炎性腸炎(慣性腹瀉)、乾癬等。

綜觀僵直性脊椎炎可能發生的病變十分廣泛,門診中大部分患者常是因為眼睛發紅、皮膚斑塊紅疹等上述的共病症狀無法痊癒,才轉而求診於風濕免疫科,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此疾病症狀容易被忽略,有賴於患者自身的高度警覺心,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吳主任特別再進一步指出,臨床觀察發現,在關節外病變又以虹彩炎/葡萄膜炎最常發生,約10%-20%的患者會併發,發生原因與患者具有HLA-B27抗原有關。虹彩炎、葡萄膜炎會造成眼睛發紅、眼睛痛、畏光和視力模糊。早期有許多患者認為眼睛只是單純的敏感及感染,擅自亂點成藥以致反覆性發炎,造成青光眼、白內障,嚴重甚至失明的後果。他特別提醒病友,眼睛若稍有異狀,應立即就醫,才能達到有效又快速的治療成效。

社團法人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高正理事長說,僵直性脊椎炎好發年輕人,但很多人對疾病本身瞭解不足。為了讓更多年輕患者與病友、社會大眾建立僵直性脊椎炎的正確治療觀念,並鼓舞病友們對抗疾病的信心,此次『AS, YOUR FRIEND過關斬「僵」接力賽72小時運動傳愛』網路影片串連活動,從三月開始舉辦,截至目前,已有逾百名病友、醫師、藝人與網友加入此活動,藝人部分包含邰智源、陳漢典、阿緯、阿喜、潘若迪、JR紀言愷、戴祖雄、主播張雅婷等人皆共同響應,超過百萬位網友知曉按讚相挺,紛紛主動加入。期望透過『AS, YOUR FRIEND過關斬「僵」接力賽72小時運動傳愛』網路影片串連活動,藉此提醒民眾若有長期下背痛困擾,須盡快前往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治療時機;並提升重視用藥遵囑性、持續運動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20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孕母,為了要給寶寶足夠營養,懷孕初期就認真上媽媽教室,學習如何餵母奶,但產後第二天,卻出現明顯乳房脹痛,寶寶吸吮很費力,害怕可能是乳汁分泌不夠,求助於中醫生,醫師發現恐和媽媽的氣血、五臟六腑及經絡分佈有關。 傳統中醫而言,乳汁不足常見證型包括肝鬱氣滯型、氣血不足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無論媽媽在不在,媽媽真的很愛妳!」得知妻子許心怡罹患乳癌第4期,蘇嘉豪放下傷心、拾起相機,拍下全家任何相處的片刻。他說,萬一妻子來不及陪伴女兒長大,希望藉由每張與孩子相處的照片代替媽媽。 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捕捉希望」比賽,希望透過鏡頭,鼓勵癌友運用影像與文字,讓民...

閱讀詳情 »

一名荷蘭的男性,沙夏(Sacha Harland)決定實驗連續吃「健康飲食」一個月,會給身體帶來怎樣的變化。   在一個月內,沙夏完全不攝取含糖、酒精或人工添加物的食物。一起跟沙夏拍紀錄影片的夥伴先去超市買了一些平常常用的食品,看看有多少食物裡面含糖。最後結論就是…「我不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8歲的日籍患者堀澤先生,兩腳膝關節壞損,一走路就痛,再也無法打最愛的小白球,4年前來台,右膝接受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術後臥床、復健長達5個月,才能上場打球;今年8月,左膝改接受機械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術後當晚就能下床行走,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如願回到球場。 堀澤先生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