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械手臂換膝關節 當晚就能行走

機械手臂換膝關節 當晚就能行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8歲的日籍患者堀澤先生,兩腳膝關節壞損,一走路就痛,再也無法打最愛的小白球,4年前來台,右膝接受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術後臥床、復健長達5個月,才能上場打球;今年8月,左膝改接受機械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術後當晚就能下床行走,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如願回到球場。
堀澤先生說,傳統手術後,他臥床了約10多天,大小便都無法自理,長達15公分的傷口,經過1星期才癒合,且復健過程更是痛苦,腿必須反覆伸直彎曲,比接受手術還痛;而新的人工關節置換術,不但傷口僅有5公分,當晚就能下床自行大小便,感覺很有尊嚴。
談到最愛的小白球,堀澤先生說,年輕時喜歡打網球,但年紀大了,體力不好無法跑步,且膝蓋磨損也不太適合,改打高爾夫球,沒想到雙腳膝關節嚴重壞損,一走路就痛也只能放棄,但醫師建議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就能重回球場。
4年前,堀澤先生右膝先接受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經過5個多月的休息、復健,才重回球場,儘管如願以償,但左膝也壞損嚴重,今年8月,醫師建議接受新一代機械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術後僅28天就能上場打球,腿部能夠正常彎曲,且關節也不再卡卡。
收治個案的開業骨科診所院長吳濬哲表示,傳統人工關節置換術不論內外膝關節好壞,都一併鋸掉,再換上人工關節,患者需要較長的修復及復健,而新一代機械手臂膝關節置換術,是利用3D電腦斷層定位找出磨損的患處,以研磨方式去除並保留韌帶,不需復健就能恢復行走功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54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不會吧,都60幾歲還矯正牙齒?」65歲的林太太因為缺牙太久,也有牙周病問題,原本想做活動假牙,但醫師建議,先接受齒顎矯正治療牙周病,再做假牙,她覺得奇怪,都年紀一大把,為何還要矯正牙齒、裝上牙套。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練核心不只腹部平坦有線條,對於體態維持與肌肉神經協調會更好。常看到健身族用仰臥起坐練腹肌,但事實上仰臥起坐不容易做正確,不少人做完仰臥起坐,脖子和腰部也會痠,這是危險的。因此,跟著教練官學習更安全、效果一級棒的虐肌訓練「捲腹」運動吧! 第1招-基本捲腹(1) 平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你是否曾經在天氣轉涼,下班離開公司看到天色已黑,感到淡淡的哀愁與感傷?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陳致遠主任表示,有些人到了季節轉換,總覺得心情好不起來,甚至沒食慾、對生活提不起勁,很有可能是罹患季節性情緒疾病。嗜睡、暴食...    連兩年情緒障礙需注意陳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綜合報導】明明已經握過手、打了招呼,但1、2分鐘後又重來1次,且不斷重複說著一樣的事,70多歲謝先生原本只是健忘,但情況越來越離譜,甚至外出時常迷路,就醫確診為阿茲海默失智症,用藥仍然持續惡化,最後接受影像檢查,才知道罹患額顳葉型失智症,而非阿茲海默失智症。   台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