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痛風有救了!改善痛風的食療方法一定要分享!

痛風有救了!改善痛風的食療方法一定要分享!

 

圖片來源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引起血中尿酸偏高,尿酸轉變成鹽晶體,沉積在腎臟、關節、軟組織等處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以痛風石、尿路結石及關節疼痛為主要特徵,屬於中醫學"痺證"範疇。長期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從食物中攝取過多的核蛋白和嘌呤,導致血尿酸生成增多。

食療原則

  • 1.多吃蔬菜和水果,含鹼性的食物更好,如蘇打餅乾、鹼性的礦泉水。
  • 2.多喝水,增加尿量,降低血中尿酸的濃度。
  • 3.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宜食低嘌呤的食物。
  • 4.限制熱量、脂肪的攝入量。
  • 5.盡量採用富含維生素B、C的食物,促進組織內尿酸的溶解。

食物選擇

  • 1.無嘌呤食物指嘌呤含量很低或不含嘌呤的食物。如:
    • ①蔬菜類:胡蘿蔔、芹菜、茄子、刀豆、南瓜、西紅柿、蘿蔔、馬鈴薯等。
    • ②穀類:饅頭、麵粉、蘇打餅乾、精白米、通心粉、高粱等。
    • ③蛋類乳類:雞蛋、鴨蛋、鮮奶、酸奶。
    • ④各種水果及乾果類,飲料包括茶、汽水、咖啡等。
  • 2.低嘌呤食物指每100克含嘌呤低於75mg的食物。如:
    • ①蔬菜類:蘆筍、菜花、菜豆。
    • ②其他:龍蝦、麥片、牡蠣等。
  • 3.中嘌呤食物指每100克含嘌呤75~150mg。如:
    • ①肉類:豬肉、牛肉、鴨、鵝、鴿子、鵪鶉等。
    • ②魚類:鯉魚、黃鱔、大比目魚。
    • ③其他:扁豆類、貝殼類。
  • 4.高嘌呤食物指每100克含嘌呤150~1000mg的食物。如:鳳尾魚、沙丁魚、牛肝、牛腎、動物腦等。

各型通用食物

  • 1.鮮葡萄粥鮮葡萄30克,水1000ml,大米50克。同煮後服用。
  • 2.茄子煮熟後切成條,稍加醬油等輔料食用。
  • 3.白菜用植物油炒菜吃。
  • 4.芹菜榨汁飲服。
  • 5.竹筍用植物油燒煮服用。

辯證施食

一、痛風急性發作期

臨床表現

起病突然,關節劇烈疼痛,日輕夜重,腳不能著地。數小時後出現關節紅腫焮熱、壓痛及動作受限。伴有寒熱、頭痛、心悸。舌紅苔黃,脈滑數。

施食原則

祛風清熱利濕。應嚴格控制食物中的嘌呤含量。

食療方

  1. 三餐食譜早餐:以牛奶、饅頭、蔬菜等為主。中餐:精白米飯、西紅柿炒雞蛋、紫菜湯等。一周吃1~2次魚或肉絲。可適當加一些鹼性水果。晚餐:麵條類、餃子類為主食,添加蔬菜水果來增加飽感。
  2. 木瓜忍冬藤湯木瓜100克,忍冬藤30克,薏苡仁30克,丹皮9克。忍冬藤、丹皮煎湯取汁,與木瓜、薏苡仁同煮至熟。每日1次,連服5天。

二、痛風非急性發作期(高尿酸血症期、間歇期和慢性期)

臨床表現

關節疼痛緩解,但關節肥厚,活動漸受限制,可形成關節畸形或僵硬。舌紅苔薄白,脈細數。

施食原則

和營祛瘀,利濕通絡。

食療方

  • 1.每日食譜早餐:可以喝牛奶,加瓜果或者涼拌蔬菜等。或者可以喝粥,另加少量肉、蛋等。午餐:以各式蔬菜為主,魚肉、蛋合理搭配。晚餐:以麵食為主,可適當加一些肉絲、雞蛋等。
  • 2.赤豆絲瓜絡湯赤豆30克,絲瓜絡9克,當歸9克,威靈仙9克。絲瓜絡、當歸、威靈仙煎湯取汁與赤豆同煮,加適量白糖。每日1次,連服7天。

 

 

引用來源:中醫百科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日夜輪班、加班超時,你過勞了嗎?醫師強調,長期工時過長、壓力大,容易產生心血管疾病,嚴重恐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建議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有效提升身體抗壓能力;若有過勞12項徵兆,應立即就醫尋求協助、找出原因。 過勞12項徵兆 過勞12項徵兆,包括「經常感到疲倦、健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考季即將來臨,從統測到大學指考,莘莘學子日日夜夜苦讀,很多人不只是心情緊張,甚至還會有失眠現象,就怕考試時失常,所讀的課業會全忘了,沒有考到理想中的學校;其實,若是出現讀書會頭昏腦漲,記憶力不好時,有很多中藥方劑可以改善。 天王補心丹最有名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上周全國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突破8000人,台東縣與桃園市就診人次,更超過該縣市流行閾值,正式進入流行期。一名居住台中市的4個月大男嬰,反覆發燒、起紅疹,就醫確診為腸病毒71型,一度轉入加護病房,目前持續治療,是今年第3例重症個案。 台東縣桃園市 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不管是香氣四溢的茶葉蛋,還是滑順可口的金黃半熟蛋,甚至是香煎美味的荷包蛋,通通令人食指大動,但對膽固醇過高的人來說,美食當前,卻得抗拒誘惑,不能多吃,營養師劉怡里表示,其實還是可以正常攝取的。當身體中膽固醇過高的時候,在蛋的攝取上面,蛋黃一個禮拜大概兩到三顆,蛋白的話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