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痛風結石雞蛋大 導致無法行動自如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彰化縣一名75歲施先生10年前開始有痛風的症狀發生,手指、手肘、踝部、膝關節開始出現痛風結石,而且越來越大就像雞蛋大小,早上起床甚至會痛到不能走路,四肢不能伸直,生活及心情嚴重受到影響,經轉診至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高堅凱主任治療,目前症狀改善良好。

彰化醫院免疫風濕科高堅凱主任表示,施先先3年前轉到醫院就醫,手指、手肘、踝部、膝關節都出現痛風石,嚴重到無法自然活動,經長期藥物治療及飲食衛教配合,痛風石已經明顯縮小。痛風是不少男性在半夜痛醒的慢性疾病,而痛風又稱為「帝王病」,這個疾病好發於中年男性及停經後的女性,常發生在半夜,發作部位會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的疼痛,只要輕微的碰觸都會疼痛加劇。

高堅凱主任說明,痛風石第一次發作後如沒有積極治療,大約是6年到12年,就會有痛風石形成,痛風石和血中尿酸值高低及高尿酸血症的時間長短也有關係。當痛風未好好控制,就會造成慢性痛風石關節炎,患者的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都可能因為尿酸的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的凸起,稱作痛風石,痛風石沉積在關節會造成關節破壞,導致關節變形,也可能影響腎臟功能。

高堅凱主任呼籲,痛風石只要經過治療,其實是可以慢慢治癒的,前提是需要將尿酸值控制在理想值,而且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治療的方式主要為降低尿酸,避免發作和形成痛風石,因為一旦形成痛風石,關節便容易被破壞,即使日後痛風石變小消失,關節功能也無法完全恢復。患者一定要遵守醫師的指示服藥,並注意自己的體重及飲食,才有機會擺脫痛風石沈積和關節腫痛的困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0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來自菲律賓的內科醫師莎蔓莎以及針炙師羅克珊,透過臺灣國際醫療衛生人員訓練中心的規劃,在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參與為期兩週的針炙與傳統中醫課程,透過體驗以及多元的課程內容,讓他們對中醫的博大精深大開眼界,顛覆過去對中醫應用的刻板印象。枸杞原來能泡茶 菲醫師大嘆神奇在一系列的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暑假來臨,不少年輕學子對抗毒辣太陽的消暑首選就是邀約三五好友一起到KTV飆歌吹冷氣。雖然盡情歡唱可釋放壓力、炒熱氣氛,但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副院長、小兒科主治醫師李明勇醫師提醒,歡唱力道過猛,加上KTV的環境與飲食,容易讓喉嚨受傷,學生族群千萬不要輕忽喉嚨保養。 ...

閱讀詳情 »

台灣高溫悶熱又潮溼的夏季天氣型態,出門頭頂著大太陽,不用多久就感覺頭皮開始大量分泌油汗,尤其是當頭髮出現臭酸異味時,表示細菌在頭皮上作祟,長期下來,如果清潔不當會使頭皮細菌感染、紅熱發癢難耐,導致大量掉髮,再長出來的頭髮比以前細軟,最後變成髮禿。 西醫脂漏性掉髮簡稱雄性禿,是指頭皮出油嚴重,形成因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更年期是女性的人生必經階段,隨著女性進入更年期,卵巢隨之老化,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量開始降低,因應女性荷爾蒙分泌的變化,不少女性會出現如熱潮紅、失眠、萎縮性陰道炎、骨質疏鬆等不適症狀。其中老化性萎縮陰道炎造成許多女性困擾,嚴重者甚至因此夫妻失和,所以女性在更年期時不只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