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因性疲憊症使療程中斷 臨床治療指引助癌友了解病情

癌因性疲憊症使療程中斷 臨床治療指引助癌友了解病情癌因性疲憊症使療程中斷 臨床治療指引助癌友了解病情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累到不想動,身心俱疲,甚至洗澡都會不小心洗到睡著,最後沒了求生意志。40多歲王媽媽為乳癌第4期患者,術後持續化療,體力衰弱,幾乎沒有食慾,體重在幾個月內掉了快10公斤,醫師提醒,如果體重越來越輕,且血球數值偏低,就必須停止治療。


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統計,高達9成2癌友出現癌因性疲憊症,其中4分之1症狀嚴重,已達中重度疲憊程度,需透過藥物治療,如未能妥善處理,癌症療程還可能被迫中斷。


台灣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表示,光是腫瘤本身就會讓癌友承受痛苦,更別說是化療、標靶藥物治療還會引發「癌因性疲憊症」,嚴重時常令癌友覺得「了無生趣」,苦不堪言。


以王媽媽為例,罹癌之前常陪著就讀國小的兒子到處打球,參加比賽時也在旁加油吶喊;罹病後,由於化療帶來的極度疲憊不適,讓她幾乎整天都躺在床上,無法下床。


為了讓癌友更了解癌因性疲憊,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台灣腫瘤護理學會合作編訂《癌因性疲憊症之臨床治療指引》,以疲憊量表來評估癌症疲憊。如果分數小於4分,屬於輕度疲憊,可透過運動、能量分配、營養飲食等「非藥物治療」來改善;若超過4分以上,就為中重度疲憊以上程度,建議配合藥物治療。


王正旭說,癌因性疲憊症對於癌友的困擾,遠比睡眠困難、疼痛、食慾不振、憂鬱等副作用還要難受,部分患者為此中斷治療。以往並無很好的藥物可用,近來我國藥廠自行研發出適應症藥物,且通過臨床證實,造福眾多癌友。


王媽媽也在接受藥物治療後,大幅緩解疲憊狀況,紅血球數值回到可接受治療的標準,胃口、情緒與生活品質也改善許多。擁有不錯的體力,順利完成癌症療程,又可陪著孩子打球。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癌症時鐘快轉11秒 大腸癌蟬聯冠軍女性肺癌僅次乳癌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飲食講究清淡每天「清粥小菜」,要求自己少肉、少鹽、少糖、少油,認為這樣可以控制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慢性疾病,但研究發現,如果長期缺乏蛋白質,恐導致肌肉量流失、肌力衰退,結果罹患肌少症,恐怕顧此失彼。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郭柏良說,蛋白質為人體必須營養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1張居家照片意外讓政壇女神高嘉瑜形象崩壞,泛黃枕頭讓人不敢領教!兒科醫師林應然指出,枕頭太厚,難以清洗,即使洗了,也不容易晾乾,建議用1、2年就換1顆新枕頭,使用時外面套1層防蟎枕頭套。 許多人經常清洗枕頭套,但對於枕心,常是束手無策,只能日曬,林應然表示,枕頭用久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南報導】對於口腔癌患者來說,除了擔心腫瘤復發,還得面臨吞嚥困難、頸部運作障礙,以及術後顏面殘缺等問題,專家建議,口腔癌患者接受手術、藥物治療,還應結合物理治療及語言治療等,才能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58歲張先生為一位工廠老闆,為了工作應酬,幾乎菸酒不離手,幾年前,口腔內發現硬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食道癌為十大癌症中盛行率排名第10,患者發現患病時,通常為時已晚,五年存活率不到2成。晚期時,傳統放、化療難以維持患者生活品質,最新資料顯示,癌症免疫藥物療法可為癌症患者延長整體存活期,成為患者們晚期治療的新選項之一。食道癌症狀不明顯 難吞嚥、沙啞時恐晚期「接受免疫療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