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病患是否該打新冠肺炎疫苗?

癌症病患是否該打新冠肺炎疫苗?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新冠肺炎感染人數的增加,臺灣已進入三級防疫時代。除了一般日常生活受到影響,也使得社會大眾對於新冠疫苗的關注度增加。雖然疫苗普遍施打是控制疫情漫延的重要手段,但民眾對於新冠疫苗的副作用,仍有很大疑慮,也造成民眾對於疫苗接種意願有所影響。

目前臨床準則 仍建議癌症病人施打新冠肺炎疫苗

尤其是癌症病友,為了不中斷癌症治療,需頻繁進出醫院,或者是接受了化學治療,導致免疫力降低及身體虛弱,更會加深病友對於疫苗注射的疑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鄭企峰表示,根據目前臨床準則,仍建議癌症病人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以減少感染及重症發生。

但疫苗注射的時間,會受到治療的影響,鄭企峰說,罹患固態腫瘤的病人,建議化學治療與疫苗注射時間間隔1-2週,較能夠刺激產生足夠的免疫反應,但若是有使用Rituximab等免疫抗體治療時,則建議疫苗注射後2-4週再進行治療。

疫苗注射前仍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

另外,有些病患接受腫瘤免疫治療,目前並無報導會增加免疫副作用,但因每位癌症病人都有其治療時之特殊性,在疫苗注射前仍建議與主治醫師作詳細討論,並在疫苗接種後,多補充水分及休息,若有發燒或其他症狀,也請與主治醫師密切討論或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

AZ疫苗謠言多 世衛EUL、國家EUA授權分不清? 感染科醫師闢謠

居家辦公另類「腹擔」 就醫才知血管嚴重堵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糖尿病患千萬別等到併發症出現才想要積極治療!糖尿病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有隱形殺手之稱;臨床醫師發現,有些病患等到出現血管病變症狀後才願意接受胰島素治療已經為時已晚。醫師建議,該胰島素介入治療時就應該聽從醫囑使用,而且現在有複方劑型讓控制更為簡便,呼籲糖尿病友若藥物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太極是陰陽之母,明陰陽是走入中醫之路。」從小身體不好而習武的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宗融醫師表示,太極陰陽與中醫架構息息相關,且西方醫學論文超過2700篇,練太極可以治療痠痛、帕金森氏症、心血管疾病、癌症、降血糖、血壓,還可以長壽,增加幹細胞數量,提升活力和社交能力,透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30歲上班族女性安安(化名),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盯著電腦工作,經常感覺眼睛乾癢、疲勞,因此自行到藥局購買人工淚液以舒緩不適。直到上個月,安安的眼睛開始有強烈的異物感,只要眨眼即疼痛難耐,至眼科就診後,才發現是長期使用的人工淚液含有防腐劑,不僅造成眼睛過敏,甚至累積產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安寧照顧教育深入國中校園!今年是台灣安寧照顧協會成立25週年,也是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通過20年,本於積極推廣生命教育與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暨註記健保IC卡的理念,台灣安寧照顧協會與台北市立建成國中合作辦理「以愛伴行~校園生命教育宣導」,向學生宣導生死議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