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篩檢政策 走向個人化時代

癌症篩檢政策 走向個人化時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癌症篩檢是戰勝癌症的好幫手,國健署自99年推動四癌篩檢至今,已提供約4千萬人次服務,發現約34萬癌前病變和約4萬癌症;而以子宮頸癌為例,84年推動子宮頸抹片檢查後,已使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下降約7成。近年來,國際趨勢走向精準醫療,國健署亦正研議癌症篩檢依此趨勢,轉型為精準預防保健服務,未來將結合各專業學會檢討現行政策內容,朝向提供個人化之服務方向發展。

人類乳突病毒感染 10至20年進展為子宮頸癌

國健署表示,由於癌症篩檢技術隨著實證醫學而進步,所以在工具上也有新的發展。以子宮頸癌為例,子宮頸癌主要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致,而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後,約需10~20年的時間進展為子宮頸癌,所以如果可以在感染時即先檢測發現,就可以防範於未然。

建構癌篩模式 個人化恰到好處

近年來,國際上已發展檢測人類乳突病毒(HPV Testing)之技術,如美國預防醫學委員會(USPSTF)建議,30~65歲女性每3年做1次抹片檢查,如合併人類乳突病毒檢測可以延長時間為5年。故為配合國際實證和趨勢,將與專家、相關醫學會及民眾代表共同研議對婦女更有利又成本效益好的方案。

事實上,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研究結果顯示,每年1次或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皆可降低子宮頸癌累積發生率逾9成。在實證基礎及考量民眾不同需求下,癌症篩檢可結合健保資料庫,針對個人病史、潛在疾病及過往篩檢結果,提供不同個人化篩檢方案,除能有效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外,更減少非必要的篩檢所造成的困擾,讓篩檢恰到好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4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上了年紀後,記憶力衰退已成自然老化現象,但若又伴隨腳無力、頭暈等症狀,得小心可能是「腦膜瘤」!從事賣鞋生意的61歲許炳財,去年開始出現記憶力衰退,經常忘了東西放在哪裡,雙腳逐漸無力、常跌倒,甚至開車掉進水溝,家人原以為他是老年失智,在馬來西亞看了老人科,醫生表示檢查後沒有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中報導】創作國畫系列作品的蘇惠美,今年71歲,退休前是國小代課老師。幾年前,她開始會忘記每天必經的道路、穿錯襪子,甚至料理時直接用手撈麵,好幾次被燙傷。   8年前在家人陪同就醫下,她被診斷為輕度阿茲海默症,這讓她難以接受和沮喪,但在家人鼓勵下,持續回診,接受藥物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發生首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確定病例,來自一名北部70多歲男性,疑似遭蜱蟲叮咬,導致器官衰竭,目前仍持續於加護病房搶救;衛福部疾管署指出,衛生單位接獲通報後已立即啟動各項防治工作,疾管署也召開專家會議,確認病毒序列與日韓流行株相近,恐為跨境感染導致。七旬老翁染SF...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三軍總醫院、花蓮慈濟醫院,通過衛福部核准提供細胞治療服務之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於日前通過審核,將可針對大腸直腸癌、乳癌、肺癌等12種國人常見難解的實體癌,提供「自體CIK免疫細胞治療」,為癌症患者再增一項治療選擇。 CIK細胞技術成熟 具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