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連38年居10大死因之首 肺癌死亡率奪冠肝癌次之

癌症連38年居10大死因之首 肺癌死亡率奪冠肝癌次之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今(16)日報告108(2019)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蟬聯38年持續佔據第1位。108年共有50,232人死於癌症,然而大腸癌雖然發生率最高,癌症死亡人數最多卻是肺癌,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肺癌最主要發生因子就在吸菸,大腸癌死亡率較低,很可能因篩檢率高,讓患者能早期治療。


6大主要癌症死亡順位沒變 肺癌與肝癌連續40年排名前2名


衛福部108年10大癌症死因包含:肺癌、肝癌、大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比較108年與107年,前6大主要癌症的順位都沒有變,特別是肺癌與肝癌,連續40年排名前2名,口腔癌、前列腺癌、胰臟癌、卵巢癌排名都往前。


分析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1名肺癌死亡9,701人,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死亡22.8人;第2名肝癌死亡7,881人,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死亡18.8人;第3名大腸癌死亡6,436人,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死亡14.9人;第4名女性乳癌2,633人,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死亡13.1人;第5名口腔癌死亡3,425人,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死亡8.9人。


肺癌發生主因在吸菸 肝癌主因在慢性肝炎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針對癌症死因解釋,肺癌70%發生原因在於吸菸,雖然菸害防制法推動,讓肺癌整體比率下降,但仍然有許多民眾有菸癮。站在政府立場,必須持續推動菸害防制,並且家族內有肺癌患者,肺癌罹患機會也會提高7倍,因此具有家族風險民眾,最好要注意肺癌危險,降低接觸危害因子。


賈淑麗持續說明,10大癌症死因第2名肝癌,慢性肝炎是最主要成因,例如B型肝炎與C型肝炎;不過在75年左右B型肝炎疫苗公費施打下,B型肝炎發生率就開始降低,近年C型肝炎藥費有健保支付,相信肝癌死亡率都會持續降低。


大腸癌發生率高 早期發現大幅降低死亡率


另一方面,大腸癌雖然是10大癌症發生第1名,10大癌症死因第3名,賈淑麗特別說,但因為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在93年就開始實施,108年時接受檢查約33萬人,當中2.6萬人確診癌症,3萬人檢出癌前病變,有效在癌症初期就能完成治療,大幅增加存活率。研究發現每2年篩檢1次糞便潛血,就能減少35%死亡風險。


女性乳癌發展快 篩檢不便降低接受意願


女性乳癌只有女性會發生,卻在不論男女的總排名上都在10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顯見乳癌的嚴重性。賈淑麗提醒,乳癌在癌症屬性中,算是發展比較快速的癌症,加上檢查不方便,即便政府有推動免費篩檢,接受度也不如糞便潛血與口腔癌檢查。然而藉由乳房X光攝影,卻能夠及早找出異常組織。因乳癌出現症狀有時為時已晚,因此呼籲符合資格女性,每2年接受1次乳房攝影檢查,能夠下降乳癌死亡率41%。


更多NOW健康報導
▸衛福部公布108年10大死因 近3成國人死於癌症
▸網傳口含洋蔥可治口腔潰瘍? 專家打臉「假訊息」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糞便潛血陰性別高興太早! 因為大腸癌不一定會出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52歲中年男性,莫名持續發燒且夜間狂冒汗,原以為是更年期到來,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淋巴癌。醫師強調,淋巴癌有6大常見症狀,包括腫、燒、汗、瘦、累、塞,一旦出現類似徵兆,最好立即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周邊T細胞淋巴瘤最致命 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明志表示,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大腸癌發生率已連續八年蟬聯榜首,醫師更是發現,大腸癌越來越年輕化,許多二、三十歲就罹患大腸癌的案例陸續出現,不得不提醒年輕人要注意身體健康,平常飲食應多蔬果少肉食,而且也要有健康檢查的習慣,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接受治療。 年輕人多外食 助長罹患腸癌機會 大腸癌和飲食有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茲卡、登革熱疫情威脅全台,行政院成立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分別進駐台南市及高雄市。行政院長張善政強調,此中心以防疫作戰帶領研發為策略,將扮演重要的智庫角色。 對抗蚊媒傳染病 行政院長張善政表示,每年疫情爆發區域不盡相同,病毒型態改變、各地蚊媒特性上的差異等因素,...

閱讀詳情 »

中醫認為藥食同源,利用食物的營養功效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通過進補膳食可以增強抵抗力、免疫力,以達到一個健康的體魄,從而延年益壽、強健體魄。因此,可以常食用“一皮一心,二黑二青”,用其食補。 一皮一心西瓜皮、蓮子心 1、西瓜皮 中醫認為,西瓜皮性涼,味甘,無毒。其所含的瓜氨酸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