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白內障不可逆 置換人工水晶體醫師提醒注意這些事

白內障不可逆 置換人工水晶體醫師提醒注意這些事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數位科技與時俱進,現代人生活中幾乎離不開3C產品,也造成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愈演愈烈,高度近視比例增加,引起早發性白內障的機率也大為提高。1名47歲的男性工程師2、3年前測量視力為1000度,突然某天感覺右眼視力模糊,檢測發現度數暴增到1400度,視力量表0.5以下,感覺容易頭暈,檢測也發現右眼水晶體的核性白內障程度嚴重,不得不提早動白內障手術。

 

收治該名病患的眼科醫師李孟昇表示,過去5、60歲以上退化性白內障最為常見,但隨著使用電腦時間過長,職場中4、50歲的中流砥柱罹患高度近視引發核性白內障的案例也時有所聞,必須藉由手術治療才能重新恢復清晰視力。

 

白內障是指原本透明的水晶體因各種原因變得混濁,光線無法透過導致視力不清晰。李孟昇說明,白內障最直接的症狀是視力不斷衰退,通常不會伴隨疼痛,醫學上歸納老化和紫外線傷害為白內障主因。白內障從一開始視力模糊,到逐漸影像重疊、眩光、畏光和光暈,夜間視線不清,或感到色覺偏暗或變黃等,需視病患對於視力不清晰影響生活品質的程度,來考慮是否需進行白內障手術改善。

 

截至目前尚無任何藥物被證實能有效治療白內障,不論透過針灸、按摩,或服用維他命、避免紫外線等,最多只有延緩的效果,若想視力明顯回升,只有透過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癒方法。李孟昇指出,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多採用小切口的超音波乳化術,點麻藥之後切開約0.2公分的小切口,將變硬的白內障吸出後,再放入折疊式的人工水晶體,過程中藉由水壓循環將乳化後的水晶體雜質排出,手術約20分鐘內可結束,無痛且不打針免縫線,術後無須拆線、復原快速,且術後併發症的機率大幅降低。

 

至於人工水晶體該如何挑選?隨醫材科技不斷進步,從單焦點球面鏡片,非球面鏡片及抗紫外線鏡片,到散光片、雙焦點、3焦點及全焦段等多功能鏡片,水晶體的選擇種類相當多元化。其中,單焦點主要針對看遠或看近的視力清晰。而3焦點、全焦段等高階人工水晶體,能1次解決近視、遠視和老花等問題,遠中近皆清晰,對視力品質的提升有所幫助,但須自費。李孟昇建議白內障手術前應與醫師諮詢討論,視個人看遠看近多寡的用眼習慣,選擇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人工水晶體,以期達到最大使用效益。

 

李孟昇提醒,白內障手術後需留意清潔,按時點藥、回診,前3天切勿揉眼、留意眼睛勿進水,盡量避免易引起嗆咳的刺激辛辣食物,術後約1個月可游泳、3個月度數穩定後可配戴需要的眼鏡。當感覺日常生活視力不足,經醫師診斷水晶體已有熟度,可選擇適當時機動手術,若水晶體過熟變硬,往往需傳統手術開刀治療,復原速度慢,恐易增加術後感染機率。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嘉義基督教醫院邀請約百位獨居長者及身障朋友,在線上舉辦「線上e起來作伴,大家作伙慶中秋」活動,雖然長輩們因疫情需要分流活動,但藉由創新的線上視訊方式,可以讓各區域長輩在線上團圓。獨居長輩線上團圓 活化認知、增加互動嘉義縣居家服務中心主任林月娥說,今年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乾癬是一種免疫失調疾病,除了會侵犯皮膚也可能侵犯關節,部分乾癬患者可能會併發乾癬性關節炎。嘉義長庚醫院風濕科林科名主任指出,台灣乾癬性關節炎的盛行率約為0.01%至0.03%,好發高峰年齡介於40至50歲之間,男女罹患比例約為1:1(在台灣男性稍多)。許多患者一開始出現...

閱讀詳情 »

專欄目錄 看似平凡卻千變萬化的植物性蛋白質-黃豆食品加工增添黃豆的營養與變化十種你不可錯過的黃豆製品與營養No1. 豆漿:中式早餐必備飲品No2. 豆皮:維生素B6含量高,有助提振精神No3. 嫩豆腐:含水量高,可增加飽足感No4. 傳統豆腐:石膏補鈣,鹽滷補鎂No5. 豆干:營養密度高,要注意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新冠境外移入確診一口氣增加10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全數無症狀感染,當中有6例突破性感染,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未來全球疫苗越打越多,突破性感染入境確診也會日益增加。 ▲今(16)日新冠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