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皮膚癢的時候你的細胞在幹嘛?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如果蟲子爬到我們的腿上,我們會癢;如果一根頭髮落在我們皮膚上,我們會癢;如果蚊子咬我們,我們也會不斷嘀咕「好癢」。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秒鐘都發生著各種瘙癢,然而科學家卻對人類常會發生的這種皮膚感覺知之甚少。

對於某些人來說,即使是輕微的觸碰,比如衣服摩擦皮膚,也會引起瘙癢。這種煩惱在老年人和皮膚乾燥的人中尤為常見。經過多年的研究,近日研究人員終於在老鼠的身上找到了這種反應的原因。華盛頓大學麻醉學副教授Hongzhen Hu說:「由觸覺引起的瘙癢被稱為機械性瘙癢,這類瘙癢是具有刺激性的,它甚至可以使慢性瘙癢患者連穿衣服都變得很困難。」

目前,還沒有止癢霜可以緩解這種接觸性瘙癢,但通過研究人體如何自我正常抑制機械性瘙癢,研究人員或許可以從中得到啟發,研製出藥物來減少接觸性瘙癢對患者的困擾。

為了研究為什麼會發生接觸性瘙癢,研究人員使用一個頭髮觸感的設備去戳一不同年齡段的小鼠,然後研究人員計算小鼠用後爪撓被刺戳地方的次數。他們發現,老長的小鼠比年輕的小鼠抓撓次數多得多。但當科學家測試其他類型的瘙癢時,例如給小鼠注射組胺——一種作為免疫防禦而釋放並導致過敏癥狀的化學物質時,他們並沒有發現任何與年齡相關的差異。

皮膚癢的時候你的細胞在幹嘛

這就產生了一個很大的疑問:年長的老鼠和年輕的小鼠相比,是不是因為缺乏什麼,而導致他們會對接觸性瘙癢更加敏感。

該研究團隊猜測是一種名為默克爾細胞的皮膚外層特定觸覺受體讓人們對接觸性瘙癢有不同的反應。例如,當我們把手放在桌子上時,由位於細胞邊緣的稱為Piezo2的蛋白質會開啟默克爾細胞,進而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表面的光滑度或粗糙度。由於這些細胞處於皮膚的外層,並擔負著觸覺感應的責任,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它們也是讓我們發癢的根本原因。

為了佐證此猜想,研究人員從小鼠身上取下組織樣本,並用免疫熒光染料對默克爾細胞染色,以便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與年輕的小鼠相比,年長的小鼠以及皮膚比較乾燥的小鼠其默克爾細胞明顯減少。Hongzhen Hu表示:「小鼠所擁有的默克爾細胞越少,它們在被戳動時就越會發癢。我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感覺到癢,但是有人卻不會的原因。」確實,在後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活躍的默克爾細胞能使生物體身上的抓撓痕減少,也能抑制住生物體去抓撓。

該小組得出結論,默克爾細胞很有可能是通過向脊髓中間神經元發送信息,告訴它們這些觸摸是無害的,來抑制住某些「癢」的反應。不過,因為這項研究只關注了皮膚表面,而不是通盤研究人們的發癢神經路徑,故研究結果還不能定性。同時,在小鼠身上得出的結論是否能運用於人類,這也是個問題。所以研究人員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佐證現階段得到的結論。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Irving醫學中心體感生物學副教授Ellen Lumpkin在接受LiveScience採訪時表示,默克爾細胞已經讓神經科學家著迷了一個多世紀,儘管它們只是構成皮膚細胞的一小部分,但通過這項研究我們不難看出,它們在動物的感覺反應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Reference :

Being Extra-Itchy May Mean You’re Missing Some Cells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清明連假快到了,當然少不了應景美食「潤餅」,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在台灣,潤餅也有南北兩派作法,營養師就提醒,看似只用麵粉製成的餅皮、再包裹簡單蔬菜的潤餅,其實裡面暗藏許多熱量地雷,尤其可別小看餅皮的熱量,光是2張餅皮的熱量就已相當於3分之1碗白飯。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竹科報導】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今(3/29)日舉行「台大醫療廣達偏鄉.尖石遠距堅實照護」記者會,邀請衛生福利部石崇良次長、中央健康保險署北區業務組張温温組長、新竹縣政府衛生局殷東成局長、尖石鄉衛生所周玉英護理長、廣達電腦張嘉淵技術長等貴賓蒞臨指導,共同見證該院攜手廣達...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曾沛騰/新竹縣報導】攻城獅洋將大勝在3月14日交手福爾摩沙台新夢想家,與對方球員膝蓋對撞,導致右膝挫傷,當天擔任駐點的中醫大新竹附醫骨科醫師陳威仁,立即在現場緊急檢查,初步檢查無膝關節脫臼及骨折狀況,後續送往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急診,院方安排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檢查結果並無骨折以及韌帶或...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與帛琉之間的「旅遊泡泡」首發團4月1日即將啟航,帛琉總統惠恕仁人也提早一步正在國內訪問,開放「旅遊泡泡」下一國會是誰?新加坡顯然很有興趣,今(29)日就有新加坡媒體主動在指揮中心臨時疫情記者會上詢問可能性,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雙方的確有一些基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