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眠品質不佳恐提高早死風險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可降低

睡眠品質不佳恐提高早死風險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可降低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睡眠品質不好的話,有可能會比較早死,如果又缺乏運動,影響可能會更大。但有個好消息是,最近有個新的研究發現,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可能有助於降低睡眠品質變差帶來的健康風險。


研究從10幾年的隨訪調查發現,擁有好的睡眠品質和規律運動的人比起來,睡眠品質差和不太運動的人死於心臟病、中風和癌症的可能性高出57%。研究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380,000名以上參與英國生物銀行大規模研究的中年男女。並根據幾個因素分析,睡眠評分為0到5分,條件包括是否每晚睡眠約7到8小時、是否經常失眠、打鼾、白天感到疲倦,或者習慣當夜貓子或早起的鳥兒等等。


睡眠評分與高、中、低體力活動評分相結合,並根據睡眠和運動評分的不同組合對參與者進行分類。結果發現,睡眠評分越低的人,11年的隨訪期間內,因任何原因死亡的風險越高;不過,運動確會降低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心臟病、中風等等。


澳洲雪梨大學體育活動、生活方式和人口健康教授 Stamatakis表示,身體活動量不足加上睡眠不足所導致的死亡風險,大於單純睡眠不足或缺乏身體活動的風險總和。但是,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劇烈運動,可能有助於降低這些負面影響。


對於很少運動的人,Stamatakis建議,每天進行大約10至15分鐘的少量運動,能比較輕鬆的做到,並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隨著時間慢慢的推移,再進階成每天運動25至30分鐘。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老人不打AZ給年輕人打! 疫苗意願開放18歲以上登記
▸65歲以上長者訓練肌力防跌倒 圖解6招坐姿訓練秒學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日本疫情持續延燒,日本政府預計將原定將於5月11日結束的緊急措施延期至31日,並在感染加遽的福岡縣和愛知縣實行緊急措施,防止感染持續擴大。擔心疫情擴散 採取延長措施日本政府上個月宣布將東京、大版和其它兩個縣市設為緊急狀態,試圖控制東京奧運前感染率攀升,但日本疫情情況不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1歲的黃女士自民國108年起長期為了全身廣泛性的疼痛所擾,尤其以頸部、雙肩及雙側臀部更為疼痛,雖然經過口服藥物治療、震波治療、物理治療以及注射治療,卻仍不見起色,在接受靜脈雷射治療後,目前主要疼痛點均得到舒緩,整個人感覺較有活力,且長期失眠的狀況亦有進步。纖維肌痛症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電腦不只可以挑花生,還可挑出腫瘤!台大醫院近期發表腫瘤自動圈選AI系統VBrain,已運用在100多名腦瘤患者,在手術、電療治療之前,精準規劃腦瘤邊界,並找到不易被肉眼發現的細小腫瘤,並能降低對正常腦部組織的傷害。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葉坤輝指出,醫師在幫腦瘤患者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南部水庫缺水,許多地區開始採取輪流限水措施,讓我們意識到水的重要性。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地球,約有70%是由水所覆蓋,水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物質,不單是陸上或水中生物需要水維持生命,沒有水,人類也只能活幾天。振興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楊景偉表示,水分在嬰孩體內約佔75%,到了老年時約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