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睡覺用暖暖包貼肚 婦燙傷長水泡痛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睡覺用暖暖包貼肚 婦燙傷長水泡痛醒

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持續下降,台灣冷颼颼。因應低溫,不少民眾使用攜帶方便的暖暖包來溫暖身體,但近日一名八旬劉姓婦女,在睡覺時將暖暖包貼在肚子上取暖,半夜痛醒後發現肚皮居然紅腫、起水泡。醫師提醒暖暖包正確使用方法,別直接接觸皮膚,否則導致低溫燙傷。

暖暖包貼皮膚 熟睡時燙傷

許多民眾為了禦寒,會將暖暖包貼在肚皮、腳底、手臂甚至背後等部位。南投醫院外科醫師黃信傑提醒,使用暖暖包應隔著衣物,使用時間別太長,雖然溫度大概40度左右,不是非常燙,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如果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容易造成一度或二度的燙傷。

尤其是年長者、糖尿病患者或者中風等神經方面疾病,因為感覺神經退化或病變、大腦中樞調節能力變差,皮膚敏感度較低,對冷熱感覺不敏銳,有時候被燙傷還不自覺。因此睡覺時一定要將暖暖包取出,以免在熟睡時被燙傷。

長期接觸低熱物體 也會燙傷

黃信傑醫師表示,低溫燙傷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而導致燙傷,若遭低溫燙傷,處理方式與一般急性處理方式大同小異,需先移除熱源,並且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進行沖水降溫,盡速就醫治療。不要在燙傷的部位塗抹牙膏,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除了暖暖包,使用其他保暖用品如熱水袋、電熱毯及電暖爐也要小心,不要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電暖爐切忌長時間照射身體同一部位。建議採用間接的方式,讓室內整體溫度提高,防止低溫燙傷危害發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疼痛是身體警訊,千萬不要輕忽!一名58歲洪姓婦人,去年底左後背隱隱作痛,就醫沒找出病灶,雖然疼痛持續,卻怕請假丟工作,自己到藥局買消炎止痛藥吃,沒想到半個多月後病情變本加厲,合併腳痛水腫行走不便,幾天後竟喪失意識被緊急送醫。檢查發現是併發死亡率超過5成的壞死性筋膜...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8歲女性,多年前檢查出罹患子宮肌瘤3公分,期間並無不適,醫師建議觀察即可,但近期頻尿嚴重,白天就算沒有喝水也要跑10次廁所,身上偶而還會出現尿騷味,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回去婦產科追蹤檢查發現肌瘤已經達10公分,西醫建議開刀處理,患者因為懼怕開刀隨即前往北市聯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年約50歲的王姓男子,二月初到銀行辦事情,卻突然倒下去,行員和民眾聯繫消防隊緊急醫療救護送醫治療,男子一度停止心跳、呼吸,但在消防救護人員即時的使用AED電擊器,以及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緊急插管急救,病人疑似急性冠心症併休克、心室纖維顫動,轉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肺癌為國內癌症死亡率之首,不分男女皆為第一位,近十年有年輕化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衛生福利部2014年資料顯示,女性肺癌患者肺腺癌比率高達8成2,等於每 5人就有4人為肺腺癌。醫師分析,環境因素不可忽視,包括香菸、廚房油煙,還有空氣汙染等,都是致病因子。 肺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