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睡覺用暖暖包貼肚 婦燙傷長水泡痛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睡覺用暖暖包貼肚 婦燙傷長水泡痛醒

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持續下降,台灣冷颼颼。因應低溫,不少民眾使用攜帶方便的暖暖包來溫暖身體,但近日一名八旬劉姓婦女,在睡覺時將暖暖包貼在肚子上取暖,半夜痛醒後發現肚皮居然紅腫、起水泡。醫師提醒暖暖包正確使用方法,別直接接觸皮膚,否則導致低溫燙傷。

暖暖包貼皮膚 熟睡時燙傷

許多民眾為了禦寒,會將暖暖包貼在肚皮、腳底、手臂甚至背後等部位。南投醫院外科醫師黃信傑提醒,使用暖暖包應隔著衣物,使用時間別太長,雖然溫度大概40度左右,不是非常燙,但仍不能掉以輕心。如果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容易造成一度或二度的燙傷。

尤其是年長者、糖尿病患者或者中風等神經方面疾病,因為感覺神經退化或病變、大腦中樞調節能力變差,皮膚敏感度較低,對冷熱感覺不敏銳,有時候被燙傷還不自覺。因此睡覺時一定要將暖暖包取出,以免在熟睡時被燙傷。

長期接觸低熱物體 也會燙傷

黃信傑醫師表示,低溫燙傷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而導致燙傷,若遭低溫燙傷,處理方式與一般急性處理方式大同小異,需先移除熱源,並且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進行沖水降溫,盡速就醫治療。不要在燙傷的部位塗抹牙膏,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除了暖暖包,使用其他保暖用品如熱水袋、電熱毯及電暖爐也要小心,不要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電暖爐切忌長時間照射身體同一部位。建議採用間接的方式,讓室內整體溫度提高,防止低溫燙傷危害發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端午節過後,時序漸入夏季,衣服、棉被開始換季,面對即將到來,動輒超過30度的炎熱夏天,常見民眾猛灌冰水,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柯建新醫師表示,夏天的濕熱容易讓民眾出現身體悶、頭脹、易口渴、易出汗、怕熱、排便不順、小便黃澀、甚至疼痛等症狀,為了讓民眾能健康消暑,透過滑...

閱讀詳情 »

月經是上帝賦予給女人獨特的生理機能,每個月總有幾天心情不順的時候,你有真的了解到自己的月經週期嗎? 所謂的「週期」,指的就是一個規律的循環,從上一次月經的第一天到這次月經的第一天,兩者的間隔天數就是一個月 經週期,如此周而復始,直至停經。  女性的生理周期主要分為四個時期: 月經期﹑濾泡...

閱讀詳情 »

OK或NG?update 全民飲食觀,千萬別再吃錯 ! 蔬菜應該生吃,植物酵素較不容易流失? 「請問潘博士,到底蔬菜應該生吃?還是應該煮熟吃呢?」 你可能也有相同的疑惑,這也是我經常接到民眾諮詢的問題之一,現在就來一次說清楚。   生吃蔬菜口感差、難消化 大家腦袋裡面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

閱讀詳情 »

傳統穀飼方式所得的乳製品與草飼所得的生乳製品(尤其是全脂和培養或發酵的)兩者的營養價值差異非常大。草飼的乳品--尤其是其中的脂肪,是脂溶性維生素和共軛亞麻油酸的最佳來源,共軛亞麻油酸是一種抗發炎並有修復效果的脂肪;發酵乳製品是益生菌的最佳來源;乳製品中還包括了部分重要的蛋白質,例如穀胱甘肽和乳清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