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天感冒,3個穴位可緩解不適

秋天感冒,3個穴位可緩解不適

在季節轉換之際,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秋天走到肺經,呼吸系統、免疫系統都較差,容易出現過敏、打噴嚏、咳嗽等感冒症狀。感冒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都是令人難受。在看醫生前,按摩3個穴位能有效緩解感冒引起的不適。

風池穴

風池穴為足少陽、陽維之會,陽維主一身之表,主治因受風邪所致的疾病,是治療感冒風邪的特效穴道,也是治頸項強痛時的常用穴。

穴位:風池穴位於後頸部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凹陷中,約與耳垂齊平。

按法:以雙手大拇指分別抵住二邊穴道,用力旋轉按揉,以有酸脹感為宜。每次100下,每日1~2次。

列缺穴

列缺為手太陰肺經之絡穴,通行表裡陰陽之氣。故有疏風解表,宣肺理氣,是治療傷風外感病的要穴。主治乾咳少痰、頭痛、惡寒、發熱等症。

穴位:列缺穴位於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可兩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壓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食指尖端到達的凹陷處即為列缺。

按法:一手拇指按於另一手的列缺穴,輕輕按揉,至發熱為度。每次約1~3分鐘,每日2~3次。

迎香穴

迎香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腧穴,肺與大腸相表裡,肺開竅於鼻。迎香穴位於鼻旁,有疏散風熱,通利鼻竅之功。可治療鼻咽乾燥、鼻塞、流涕、噴嚏等症狀。

穴位: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

按法: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關節按壓穴位,以有酸脹感為宜,出現鼻酸流淚,效果更佳。每次1~3分鐘,每日2~3次。

秋季養生要注意養肺,除了按摩穴位,還可吃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如白木耳、甘蔗、梨、芝麻、藕、豆漿、核桃、糯米等。

Via: 大紀元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嘉義基督教醫院邀請約百位獨居長者及身障朋友,在線上舉辦「線上e起來作伴,大家作伙慶中秋」活動,雖然長輩們因疫情需要分流活動,但藉由創新的線上視訊方式,可以讓各區域長輩在線上團圓。獨居長輩線上團圓 活化認知、增加互動嘉義縣居家服務中心主任林月娥說,今年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乾癬是一種免疫失調疾病,除了會侵犯皮膚也可能侵犯關節,部分乾癬患者可能會併發乾癬性關節炎。嘉義長庚醫院風濕科林科名主任指出,台灣乾癬性關節炎的盛行率約為0.01%至0.03%,好發高峰年齡介於40至50歲之間,男女罹患比例約為1:1(在台灣男性稍多)。許多患者一開始出現...

閱讀詳情 »

專欄目錄 看似平凡卻千變萬化的植物性蛋白質-黃豆食品加工增添黃豆的營養與變化十種你不可錯過的黃豆製品與營養No1. 豆漿:中式早餐必備飲品No2. 豆皮:維生素B6含量高,有助提振精神No3. 嫩豆腐:含水量高,可增加飽足感No4. 傳統豆腐:石膏補鈣,鹽滷補鎂No5. 豆干:營養密度高,要注意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6)日新冠境外移入確診一口氣增加10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資料,全數無症狀感染,當中有6例突破性感染,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未來全球疫苗越打越多,突破性感染入境確診也會日益增加。 ▲今(16)日新冠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