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空氣汙染恐影響年輕人心血管健康 造成頸動脈厚度增加

空氣汙染恐影響年輕人心血管健康 造成頸動脈厚度增加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研究證實,空汙為肺癌的重要因子,台大最新調查發現,空汙還會增加年輕人頸動脈厚度,長期接觸氣態汙染物、懸浮微粒、懸浮微粒,將影響年輕人心血管健康。


日前台大醫院研究團隊召開記者會,公布這項研究成果,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應邀出席時表示,去年健診報告顯示,輕微心律不整,研判可能與空氣汙染有關。


為此,郭台銘請人檢測家裡及辦公室的空氣品質,結果顯示,數值都在及格邊緣,讓他重視空氣品質跟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


該項「環境汙染對心血管健康之影響研究」主持人為台大醫院團隊環境暨職業醫學部蘇大成教授,受試對象為886名12到30歲的台北都會區青少年和年輕人,資料收集時間為2008年到2009年。


研究團隊發現,都會區空氣汙染源為交通汙染物、工業汙染,而交通工具廢氣將造成年輕人的頸動脈厚度增加。


研究團隊檢測853名年輕受試者尿液,發現含有揮發性有機氣體「1,3-丁二烯」的代謝物。蘇大成表示,「1,3-丁二烯」是一種石油加工過程的產物,廣泛使用於製造汽機車輪胎中的合成橡膠,成為都會及石化工業地區嚴重的交通汙染物。


研究發現,長期接觸此揮發性有機汙染物,將危及年輕人心血管健康,包含頸動脈中內皮層厚度增加、低密度膽固醇上升、氧化壓力增加、內皮細胞功能失常等等。


此外,長期吸入PM2.5懸浮微粒,也會增加年輕人頸動脈厚度,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發現,台北都會區青少年暴露於PM2. 5以及含有錳、鐵、銅、鋅、硫成分的空氣,以致明顯增加頸動脈中內皮層的厚度。


研究團隊分析受測青少年相關數值,結果發現,空汙濃度如每增加8.2微克的PM2. 5的暴露濃度,頸動脈中皮層厚度就會增加0.5%到1%。


民眾如要預防動脈硬化,一定避免接觸空氣汙染的細懸浮微粒PM2.5,尤其是其中的元素成分,包括:鋅、銅、鐵、錳、硫等。政府應儘速改善全國的工廠排放汙染,以及嚴格要求汽機車排放汙染的管制。至於民眾該如何自保?蘇大成提出3大建議:


1.檢視家中的物品,避免試用美耐板含膠,其中含有很多甲醇、甲醛及其他有機溶劑。家中裝潢擺設不要太密集,應保持通風換氣,才能減少空汙。


2.定期清洗棉被、床單,最好每都清洗更換。


3.使用空氣清淨機,降低室內PM2.5汙染。另考慮擺置較不需要澆水的植栽,以免孳生細菌。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5月15日上路! 哪些人受影響1次看
▸喝秋葵水能幫助糖尿病患降血糖嗎? 食藥署告訴你真相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民眾紛紛詢問,第4輪疫苗預約平台何時開放?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預計最快7月26日(下週一)公布,7月27日(下週二)開始發布簡訊。 另有1名北部婦人於國外接種BNT疫苗,不料,返台後確診,莊人祥表示,此個案於7月14日施打完第2劑疫苗,但16日確診,應是施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新增24例本土個案、2例死亡,台累計1萬5558例確診、786人病逝。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24)日個案分布的縣市稍多,但連續1週單日不明感染源在10例以下,超過87%確診者解除隔離,疫情趨勢往下走。 ▲7月24日新冠新確診資料。(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吃飯時間不固定,一兩點才吃午餐是常見的事,且十點下班後,意志力正薄弱,擋不住食物的誘惑,吃個宵夜才能撫平疲憊的心,但飯後一股灼熱感湧上胸口,嚴重時,胸悶、半夜睡不好,甚至不能平躺睡覺,早上起床感到酸、苦。胃食道逆流 喉嚨痛、清喉嚨為常見症狀樂生療養院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食藥署近年接獲數起姑婆芋食品中毒案件通報,103年及106年皆曾發生民眾在自家菜園將姑婆芋誤認為芋頭煮製餐點,食用後出現口腔麻痺、喉嚨痛等症狀;而109年則發生民眾至便當店外帶餐點食用後,出現喉嚨痛等症狀,該食品檢體經檢驗後確認為姑婆芋。姑婆芋、芋頭葉外觀相似 誤食恐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