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穿戴式「鋼鐵人之手」復健輔具 改善中風患者生活品質

穿戴式「鋼鐵人之手」復健輔具 改善中風患者生活品質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中風患者有福音了!過往中風患者因為大腦的神經細胞受損而導致手部失能,傳統復健只能以好手協助患手做被動運動的方式,重新學習動作控制。但現在有更佳的復健方式,奇美醫學中心於今(110)年11月引進「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期盼藉由新科技嘉惠有復健需求的病人,也驅動南臺灣的智慧輔具醫療發展。


智慧醫療成趨勢 新型智慧輔具提升病患復健意願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職能治療組組長池昭眉指出,中風病發後的半年是復健黃金期,若配合醫囑復健就能降低後遺症的影響,但由於復健是趟辛苦的歷程,許多病人往往一時情緒低落就影響了復原速度,且因重複循環特定動作多,造成病人的學習意願降低。


有鑒於此,智慧醫療的出現成為全球復健醫學趨勢,機器人輔助復健訓練成為當今的潮流,對於提升腦中風病人日常生活功能有很大的幫助。再加上「穿戴式智慧復健輔具」能對應不同病人的訓練需求,易使病人有循序漸進的成就感進而提升治療動機。


因此,為激勵病人復健動機,奇美醫學中心掌握目前機器人輔助訓練的治療趨勢,開南部復健醫療先河,導入「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為南部病人提供新穎的復健選擇。


機器手結合治療師 個人化復健計畫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外觀好比是電影鋼鐵人的手套,而操作原理是依照病人的能力,透過智慧感應健康手的動作,同步帶領患部手模仿動作,使病人能在一伸一屈動作間感覺肌肉的控制,進而模仿完成對稱性動作,藉此刺激腦神經與神經肌肉,重複練習找回手感。


穿戴式「鋼鐵人之手」復健輔具 改善中風患者生活品質

▲「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透過智慧感應健康手的動作,同步帶動患部手控制動作,藉此訓練患者找回手感。(圖/奇美醫院提供)


透過機器手結合治療師的治療策略,讓病人可以在安全的輔助下,提早進入功能性的活動訓練,透過高強度與反覆的練習,有效地在較短時間達到較佳功能復原的成效。國外有研究發現,復健結合智慧輔具確實能縮短復健週期,而國內臨床也證實,若病人配合醫囑訓練是可以提升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生活品質,這對於降低家庭負擔和社會成本也有幫助的。


池昭眉表示,智慧輔具復健並非單靠科技,還必須要搭配醫師、職能治療師的臨床經驗制訂個人化的復健訓練計畫,同時,也需要有家人的耐心陪伴才能協助病人度過復健長路、找回生活。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大雪氣溫驟降兩時間點最易發生中風 中醫養生首重護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淋病疫情逐年上升,近5年每年感染率平均增加幅度約18%。主要感染族群仍以20~39歲男性為主,惟近5年女性感染率平均增加幅度高於男性;另10~19歲青少年感染率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下週是西洋情人節,疾管署特別提醒,民眾與親密愛人浪漫過節之餘,應做好安全性行為,全程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元宵節全家大小最期待吃湯圓,但你知道怎麼煮湯圓、吃下肚才安心嗎?醫師指出,坊間湯圓可能含有防腐劑,建議烹煮時要開蓋、湯圓水不要喝;若要喝湯,建議另外再煮一鍋湯。 添加防腐劑 增加湯圓保存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出,坊間的湯圓為了增加保存期限,製造時都添加適量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元宵佳節即將到來,如果把湯圓、元宵當做飯後點心一顆接著一顆,加上鹹湯、糖水混著喝,小心恐致腸胃打結,營養師提醒,鹹湯圓不用高湯煮、甜湯圓不用糖水煮,改良傳統口味,不僅能嘗鮮,也能保持腸胃清爽無負擔! 改變湯底 預防攝取過多熱量 每年的元宵及冬至分別都要吃一次湯圓,然而小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寒流來襲好冷!不少人從戶外回家,只想馬上沖個熱水澡。不過,醫師提醒,身體溫差過大、血管無法負荷,容易造成血壓不穩;尤其三高患者,嚴重可能發生中風、昏倒,建議洗澡時慢慢調高水溫,千萬別一開始就沖太燙的熱水。 氣溫降10度 心臟血管疾病發作增 近日天氣變化大,不到一天氣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