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穿戴式「鋼鐵人之手」復健輔具 改善中風患者生活品質

穿戴式「鋼鐵人之手」復健輔具 改善中風患者生活品質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中風患者有福音了!過往中風患者因為大腦的神經細胞受損而導致手部失能,傳統復健只能以好手協助患手做被動運動的方式,重新學習動作控制。但現在有更佳的復健方式,奇美醫學中心於今(110)年11月引進「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期盼藉由新科技嘉惠有復健需求的病人,也驅動南臺灣的智慧輔具醫療發展。


智慧醫療成趨勢 新型智慧輔具提升病患復健意願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職能治療組組長池昭眉指出,中風病發後的半年是復健黃金期,若配合醫囑復健就能降低後遺症的影響,但由於復健是趟辛苦的歷程,許多病人往往一時情緒低落就影響了復原速度,且因重複循環特定動作多,造成病人的學習意願降低。


有鑒於此,智慧醫療的出現成為全球復健醫學趨勢,機器人輔助復健訓練成為當今的潮流,對於提升腦中風病人日常生活功能有很大的幫助。再加上「穿戴式智慧復健輔具」能對應不同病人的訓練需求,易使病人有循序漸進的成就感進而提升治療動機。


因此,為激勵病人復健動機,奇美醫學中心掌握目前機器人輔助訓練的治療趨勢,開南部復健醫療先河,導入「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為南部病人提供新穎的復健選擇。


機器手結合治療師 個人化復健計畫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外觀好比是電影鋼鐵人的手套,而操作原理是依照病人的能力,透過智慧感應健康手的動作,同步帶領患部手模仿動作,使病人能在一伸一屈動作間感覺肌肉的控制,進而模仿完成對稱性動作,藉此刺激腦神經與神經肌肉,重複練習找回手感。


穿戴式「鋼鐵人之手」復健輔具 改善中風患者生活品質

▲「穿戴式上肢遠端復健機器手」透過智慧感應健康手的動作,同步帶動患部手控制動作,藉此訓練患者找回手感。(圖/奇美醫院提供)


透過機器手結合治療師的治療策略,讓病人可以在安全的輔助下,提早進入功能性的活動訓練,透過高強度與反覆的練習,有效地在較短時間達到較佳功能復原的成效。國外有研究發現,復健結合智慧輔具確實能縮短復健週期,而國內臨床也證實,若病人配合醫囑訓練是可以提升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生活品質,這對於降低家庭負擔和社會成本也有幫助的。


池昭眉表示,智慧輔具復健並非單靠科技,還必須要搭配醫師、職能治療師的臨床經驗制訂個人化的復健訓練計畫,同時,也需要有家人的耐心陪伴才能協助病人度過復健長路、找回生活。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大雪氣溫驟降兩時間點最易發生中風 中醫養生首重護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多歲男子,長期有口破的困擾但不在意,直到脖子腫大才就醫檢查,結果診斷為口腔癌第3期,癌細胞已經擴散至淋巴結。醫師強調,口腔潰瘍是口腔癌最常見的症狀;若超過兩星期還未痊癒,建議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有機會治癒。每年逾7000人罹患口腔癌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丁義芳指...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有人說,人類大腦是全宇宙最複雜的結構,主管著我們的情緒、思考,控制中樞神經,做出任何我們想要做的動作,可說是人體內的「大總管」。想當然,大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的健康與否,是將邁入人生下一個階段的你我,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最佳年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很多人會購買即飲瓶裝燕窩當伴手禮;不過,專家提醒,燕窩的好壞等級差異很大,不容易以視覺外觀辨別,有些產品是由刷膠黏合的碎燕窩組合而成,卻宣稱是珍貴燕條或號稱是上等燕盞。所以,要買燕窩最好還是選購具有品管實驗室,以及曾經獲得食品業大獎的產品,才有保障。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八年前的詹女士,長年罹患牙周病導致全口僅有少數的自然牙,原本配戴活動假牙也經常鬆脫,連日常進食都有困難,看到先生接受「All-on-4全口速定植牙」2年來,效果良好,激勵她也決定接受治療。至今8年過去了,每顆植牙都完好如初,餐餐都可以好好安心的吃飯。 鬆脫、割口 活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