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突然喘不過氣? 恐是癲癇發作警訊

突然喘不過氣? 恐是癲癇發作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27歲在國中任教的林姓老師,平常生活習慣良好,無抽菸、喝酒等惡習,也無慢性疾病。

但自高中起就有突然間喘不過氣的症狀,多年都找不到病灶,直到近期開始出現手腳抽動,並伴隨偶有眼睛上吊與舌頭往前伸直的動作,以及意識短暫喪失的情形,才確診為癲癇。

腦島區域癲癇  恐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成大醫院神經部癲癇科主任黃欽威醫師表示,林姓老師短暫無法呼吸、胸部緊縮不適的頻率為每1-2週發生一次,且多在就寢前,但持續時間只有幾秒,很快就能恢復,並無明顯影響到日常學校教學工作,但因擔心不知何時又會發作的心理因素,導致造成身心壓力。就醫後,腦力評估的認知能力為89/100,呈現輕度異常,經24小時影像腦波監測發現,右側額顳葉持續異常的癲癇波,且記錄到突發性喘不過氣的發作,判斷應與右大腦的額顳葉癲癇放電有關,因此確診為腦島區域的癲癇發作。經服用抗癲癇藥物治療後,目前突發性的喘不過氣已減少,且認知能力為95/100,有明顯改善。

腦波監測找病灶  對症下藥療效佳

黃欽威醫師表示,癲癇是大腦細胞異常放電引起,不同位置的大腦細胞所產生的症狀不同。若大腦運動區域異常放電,對應動作症狀是肢體抽搐;而非運動區域如顳葉癲癇的異常放電,則可能會有幻覺、胡言亂語、記憶力障礙,或行為怪異等病徵。近來國內外的研究也顯示,過去所認為的顳葉癲癇,有為數不少的病例其實更精確的病灶是位於腦島。

突發性喘不過氣、呼吸困難別輕忽  當心癲癇找上身

黃欽威醫師提醒,若常常莫名奇妙地喘不過氣,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短暫呼吸困難,起初可能會被診斷為焦慮症、身心症、睡眠障礙、氣喘或失智症,但須小心有可能是癲癇發作。建議儘早就醫檢查,透過長時間影像腦波監測判定,若確定因癲癇引起,及早服用抗癲癇藥物,症狀將會明顯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6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對婦女而言,終其一生,每四位之中就有一位會得到癌症,而三分之一的患者會集中在女性生殖器官上,稱為婦癌,其中以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為婦癌發生率前三名。 乳癌趨向年輕化 免費篩檢要做 樂生療養院家醫科郭紋翠主任表示,癌症發生原因與基因、環境、飲食、生活作息及體重等有關,...

閱讀詳情 »

最近正逢季節交替,忽冷忽熱,肌膚容易敏感,特別是春季開始回暖、變得潮濕,對於有玫瑰斑(酒糟)的人更會面臨泛紅、刺痛等問題,到底日常保養該如何照顧呢?一起來聽聽專業皮膚科醫師施百潤怎麼說! 有關玫瑰斑、酒糟肌,你不可不知。。。 什麼是玫瑰斑? 讓很多患者困擾不已的「玫瑰斑」(Rosacea),又被稱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郭守仁醫師,現任大洸醫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2008-2017年擔任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秉持「愛上帝、愛土地、愛人民、愛自己」的彰基精神,積極推動創新的醫療,帶領彰基成為醫療創新與管理的先驅,吸引眾多大陸醫院前來取經,提供醫療協助及經驗傳承於有需要的地方,打響「彰基走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國防部長蕭依古於4月21日一場電視轉播會議,影片中的普丁幾無強人態勢,臉部頸部浮腫,人坐在椅上,右腳持續在地板打著拍子,最怪異的是,右手卻緊抓桌角。 外電報導,曾任烏克蘭政府、俄羅斯政府經濟顧問的瑞典經濟學家阿斯倫德(Anders Aslund)分析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