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新曙光 放化療後接續免疫療法延長存活期

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新曙光 放化療後接續免疫療法延長存活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肺癌連12年蟬聯台灣癌症死亡率首位,又以非小細胞肺癌罹癌人數最多,大多發現已第三、四期。最新臨床實驗顯示,針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無法手術切除患者,完成同步放化療後,繼續免疫療法鞏固治療1年,可延長整體存活期、降低惡化風險。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洪仁宇醫師表示,第三期患者若能開刀,應盡可能手術根除腫瘤,若無法手術,在副作用、控制疾病前提下盡可能積極治療,新加入的免疫療法期望能增加根治機會。

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 64%難開刀

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新曙光 放化療後接續免疫療法延長存活期

何謂非小細胞肺癌?洪仁宇院長說明,其屬於過去的肺癌分類,包含大細胞肺癌、肺腺癌和鱗狀上皮肺癌,占所有肺癌約90%,並且超過半數患者發現時是第三、四期,其中第三期約占13%,此期別肺癌仍未擴散出胸腔,但已經侵犯淋巴,因此也較難開刀治療。

針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式,洪仁宇院長表示,僅約36%患者可開刀,應盡可能尋求手術,並配合放化療根除腫瘤;剩餘64%無法開刀的病患,則需盡可能控制疾病,可以考慮的治療方式包含化療、放療、標靶治療,以及最新的免疫療法。

洪仁宇院長說明,雖然放化療有機會控制疾病,但是一直以來,並沒有成功的臨床試驗證實鞏固治療對提升這個族群患者的整體存活有顯著幫助。所以放化療的療程結束後,多接續觀察與定期影像追蹤疾病,常會見到疾病復發。研究指出,第三期非小細胞無法手術者,放化療5年存活率約20-30%。

免疫療法 助延長存活期

近來加入肺癌治療的免疫療法,有機會翻轉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命運。洪仁宇院長解釋,「癌細胞並非天生存在體內,如同外在入侵的細菌,對身體是一種外來物,免疫系統是有能力加以辨認並消滅癌細胞。」至於為什麼免疫系統殺不死癌細胞呢?他進一步解釋,癌細胞會表現特殊受體PD-L1,並與免疫細胞的PD-1受體結合,避免被免疫系統辨認,免疫系統會誤認癌細胞是「自己人」,進而躲過攻擊。洪仁宇院長強調,免疫療法PD-L1調節劑透過破壞癌細胞與免疫細胞之間的互動,使免疫細胞成功辨認癌細胞,啟動毒殺機制清除癌細胞,達到治療目的。而先前的化放療,對於免疫療法更有加乘的效果。

最新臨床研究顯示,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先完成同步放化療後,再繼續使用免疫療法鞏固治療達一年,五年後有超過40%患者存活。同時也降低了疾病復發的風險,突破了過去第三期肺癌治療困境。

過去免疫療法的研究都是針對第四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最新的研究證實免疫療法對第三期患者的存活期與延緩復發也有幫助,並已經納入肺癌治療指引,成為患者的一種治療選擇。洪仁宇院長建議,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以積極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治療期待,除本身疾病狀況,另評估慢性病、免疫系統等風險與個人醫療保險,共同設定治療目標。

免疫療法相關副作用,常見的有肺炎、肝功能異常、新陳代謝問題或是其他免疫相關等副作用,大多早期發現,可早期控制,提醒患者須密切注意自身狀況,有異狀盡速與您的醫護人員聯繫。

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雖難開刀 但延緩復發不是夢

洪仁宇院長分享,一位第三期鱗狀細胞肺癌患者,經標準放化療後,免疫療法接續治療1年,目前持續追蹤,病情控制良好。

洪仁宇院長認為,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先尋求手術治療。若無法開刀,評估患者病況與生理狀況,盡可能採取放化療。之後,無論患者腫瘤PD-L1表現量的多寡,皆可以考慮輔以免疫療法鞏固治療,增加根治機會。最後洪仁宇院長也呼籲,疫情期間,肺癌患者務必與醫師或個管師保持聯繫,不要擅自暫緩或停止治療,以免造成疾病惡化。

【延伸閱讀】

比肺腺癌生長快5倍 免疫治療替擴散期小細胞肺癌續命

身高老是吊車尾 靠生長激素獲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分別為臺中市2例、新北市1例。臺中市個案為大里區60多歲女性及烏日區19歲女性,兩人分別於8月12日及15日發病後數度就醫,經醫院檢驗登革熱NS1快篩陽性通報,於20日確診,均為第一型登革熱。4個案均有菜園活動史疾管署表示,烏日...

閱讀詳情 »

妳是「宮寒女」嗎?中醫臨床發現近年宮寒的女性越來越多,長期子宮環境太冷,不僅可能導致不孕,還容易引發經痛、私密處分泌物變多、精神不濟等症狀。該如何幫子宮祛寒呢?中醫專家推薦3道湯品溫暖子宮! 俗話說:「十病九寒」、「病從寒中來」,而子宮就像一塊土地,胚胎就像一顆小苗,子宮寒冷,嚴重時胚胎無法生存,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有位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張小妹妹,她接受了困難的開心手術後,重獲新生;卻也因為心臟的疾病和手術,產生了藥物難以控制的心律不整。去年,在她3歲多的時候,臺大兒童醫院醫療團隊成功地用無輻射心導管,進行心律不整電燒手術,幫助她擺脫心律不整的困擾,她也是目前接受無輻射心導管電燒手...

閱讀詳情 »

甩脂肪肝喝胡蘿蔔汁就對了?近來,網路盛傳:「紅蘿蔔汁有將血液中的油脂乳化,並溶解沉積在肝臟裡脂肪的作用。只要每天喝1杯紅蘿蔔汁,就有助改善脂肪肝。」的說法,引發網友熱議!但紅蘿蔔真有這麼神奇的效果嗎?且聽營養專家怎麼說! 紅蘿蔔汁能解脂肪肝?專家:小心越喝越糟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王進崑表示,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