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精神醫療團隊合作 跨領域專家獻策組織安全網

精神醫療團隊合作 跨領域專家獻策組織安全網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山醫學大學精神科教授賴德仁教授和亞洲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柯慧貞教授共同主持的“社會安全網跨域專家論壇”,主要是因應「化危機為轉機:如何不讓鐵警李承翰枉死?」事件,透過MSTeams,由各專家們及精神康復代表作跨領域視訊討論,共同提供寶貴意見及未來努力的方向。

因思覺失調犯案  精神疾病污名化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自強在線上會議中表示,針對議題四大眾擔心社區中有多少思覺失調患者會再行兇、以及精神疾病被污名化的問題,提出以下的呼籲大家共同來重視,下列兩點:

1. 患有思覺失調症(已有診斷)犯案比率?犯案後表示有思覺失調症(尚未有有診斷)犯案比率?非患有思覺失調症犯案比率?以上的比率請相關單位提出後,應該可以呈現出目前精神病人被污名化的現象。

2. 過去精神疾病被污名化的情形,其實大家都有責任,職能治療師和許多精神醫療團隊這幾年有都有做了努力,把精神病人正向的一面呈現出來,包括:症狀穩定的病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幫助他人、復健成功病人的成功就業生活自立等,也非常感謝許多媒體的報導,雖然無法吸引高的點擊率,但是仍願意為精神病人的去污名化做報導。張自強理事長也希望,未來若有更多精神病人正向報導時,大家能夠多給予支持。

各領域專業人  組社會安全網

張自強理事長建議社會安全網的建立可以增加精神醫療團隊的成員加入,除了現有的社工人員外,增加精神科醫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臨床心理師等,透過現有的精神醫療團隊合作,可以更強化社會安全網的成效,更進一步達到去污名化的效果。

論壇有許多專業人員、媒體朋友和民眾上線參與,透過資訊交換及經驗分享,未來能夠對於社會安全和心理健康促進提出具體解決策略,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

【延伸閱讀】

預防新冠肺炎,控糖超重要 醫師提血糖機3大要點

疫情下塑身新指標 醫美科技挽救「重」災戶

化「癬」為夷!長效生物製劑助他找回自信 防疫期用藥更穩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1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一、人要健康,只要血多 要血多,只要早睡(每天10:30以前/成人)加敲膽經(大腿外側各100下/每天)。 早睡是造血時間的保證(人並非二十四小時都能造血,古時候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體造血是有特定時段的,這是天人相應的結果是不能任意改變的。 敲膽經是造血材料的準備(現代人不缺營養,但膽汁分...

閱讀詳情 »

你知道老祖宗留下的養生寶貝有哪些嗎? 1.飽不洗頭,餓不洗澡。冷水洗臉,美容保健。汗水沒落,冷水莫澆。溫水刷牙,防敏固齒。 2.吃米帶糠,吃菜帶幫。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青紅蘿蔔,生剋熟補。食不過飽,飽不急臥。 3.養生在動,養心在靜。心不清淨,思慮妄生。心神安寧,病從何生。閉目養神,靜心益智。 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