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消渴症 中醫治療原則要健脾胃

糖尿病=消渴症 中醫治療原則要健脾胃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依據中醫理論,糖尿病被稱之為消渴症,和西醫所謂的糖尿病有三多不謀而合,也就是經常會吃多喝多與尿多;中醫師則是強調,中醫治療糖尿病最大的原則,就是要健脾胃,而且會以滋陰用藥來穩定血糖。

成年人有150萬名糖友

台灣糖尿病人為數眾多,根據衛福部統計,2013年國人因糖尿病死亡人數達9438人,20歲以上成年人中就有150萬名糖尿病患,且每年新增2萬5000名糖尿病患,一年用於治療糖尿病的健保醫療費用高達162億元。

吸收功能好能使血糖降低

中醫師劉益伸表示,依中醫理論,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針對糖尿病的治療,雖然各有不同,但是最大的治療原則是要健脾胃,因為脾胃好,能使吸收功能好,也才能使血糖降低,進而不會造成器官受到血糖的傷害。他解釋,糖尿病是因為血液中的血糖太高,西醫使用降血糖藥物,但是原來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就好像高血壓,只是吃降血壓藥物,但是本質上因為血氧不足導致的血壓上升卻沒有處理。

中藥材製成茶飲入菜都有療效

所以,劉益伸醫師建議,糖友可採用中藥治療,其中很常用的中藥包括黃耆、山藥、茯苓、枸杞、白朮、麥門冬與天門冬等;糖友平常也可以將這些中藥材製成茶飲,或是入菜做為食療方,都很有療效。此外,中醫針灸治療糖尿病常用的穴位曲池、足三里、合谷、三陰交與陰陵泉等,也都可在平常加以按摩來改善病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7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寶寶從一出生就進入「感覺統合時期」,許多幼兒腦力發展的專家都認為,在這黃金時期,若能在生活中提供孩子各式各樣的感覺活動,孩子的腦力發展越正面。所謂的感覺統合理論,係由三大特殊感覺系統所組成,即觸覺、前庭覺及本體覺,專家建議,父母們可以利用家裡現有的玩具,或附近公園的設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隨著飲食西化,愈多愈多人有心血管方面的問題,注重養生成為現代人的必修課,購買保健食品就成了例行公事,其中,最為普羅大眾所接受的就是魚油,但坊間產品眾多,不得不慎選。許多研究顯示,每周攝取適量的魚油對人體的好處多多;魚油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如DHA及EPA等,前者...

閱讀詳情 »

雖然台灣食安問題不斷爆發,黑心食品令人聞之色變,但千萬別因此自暴自棄,因而放棄追求健康的品質,因而隨便亂吃、隨便亂活一通。 只要擁有正確的健康觀念,避開對身體不好的習性與飲食習慣,在生活中多用點心,慢慢養成對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就能輕鬆防癌! 以下七位癌症專家窮畢生之力在研究癌症,來聽聽看他們平常怎麼...

閱讀詳情 »

空氣污染、農藥殘留、食品添加劑、重金屬汙染等......,使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或多或少都會有毒素的存在。這些有毒物質如果不能及時排除,毒素在身體殘留的時間越久,不僅會影響健康,還會讓臉上黯淡無光。 清腸排毒的五個法寶 1.地瓜地瓜所含的纖維質鬆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 2.綠豆綠豆具清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