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消渴症 中醫治療原則要健脾胃

糖尿病=消渴症 中醫治療原則要健脾胃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依據中醫理論,糖尿病被稱之為消渴症,和西醫所謂的糖尿病有三多不謀而合,也就是經常會吃多喝多與尿多;中醫師則是強調,中醫治療糖尿病最大的原則,就是要健脾胃,而且會以滋陰用藥來穩定血糖。

成年人有150萬名糖友

台灣糖尿病人為數眾多,根據衛福部統計,2013年國人因糖尿病死亡人數達9438人,20歲以上成年人中就有150萬名糖尿病患,且每年新增2萬5000名糖尿病患,一年用於治療糖尿病的健保醫療費用高達162億元。

吸收功能好能使血糖降低

中醫師劉益伸表示,依中醫理論,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針對糖尿病的治療,雖然各有不同,但是最大的治療原則是要健脾胃,因為脾胃好,能使吸收功能好,也才能使血糖降低,進而不會造成器官受到血糖的傷害。他解釋,糖尿病是因為血液中的血糖太高,西醫使用降血糖藥物,但是原來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就好像高血壓,只是吃降血壓藥物,但是本質上因為血氧不足導致的血壓上升卻沒有處理。

中藥材製成茶飲入菜都有療效

所以,劉益伸醫師建議,糖友可採用中藥治療,其中很常用的中藥包括黃耆、山藥、茯苓、枸杞、白朮、麥門冬與天門冬等;糖友平常也可以將這些中藥材製成茶飲,或是入菜做為食療方,都很有療效。此外,中醫針灸治療糖尿病常用的穴位曲池、足三里、合谷、三陰交與陰陵泉等,也都可在平常加以按摩來改善病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7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9個月大的小星,因為感染輪狀病毒來住院,起初新手爸爸以為孩子一陣陣哭鬧,是因為生病不舒服,換尿布時竟發現一大灘血,才趕快告訴醫師。 小兒科醫師立即做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影像有一大段標靶似的圖形,甜甜圈似的影像,由此確診為「腸套疊」。醫生更發現腸子套到降結腸,緊急會診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眼前不時看到有小黑蚊或白色物體飛來飛去,干擾視線和生活品質,想消滅這些「飛蚊」,卻怎麼樣都消滅不了!眼科醫師朱智盟表示,飛蚊症原本是因老化引起,但隨著3C產品的普及,目前也越來越多年輕人患有飛蚊症。而以往的治療確實只能和它和平共處,幸好,如今已有新型雷射手術,患者有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32歲的小琪(化名)四年前罹患乾癬,生活飽受頭皮落屑所苦,近兩年甚至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由於積極配合醫師治療,病情穩定控制。不過,去年小琪結婚後,因擔心用藥會影響胎兒不敢懷孕,也擔心懷孕停藥會造成病情復發,經主動與醫師溝通後,決定超前部署調整使用適合懷孕婦女的生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妙齡女子雙雙(化名),在25歲時曾檢查出三顆多發性子宮肌瘤,其中最大的一顆約有7公分,因此造成她經血量多且因壓迫導致頻尿症狀,雖然當時已採傳統手術切除肌瘤,不料五年後又再度復發多發性肌瘤。雙雙一想到要再次經歷肌瘤手術和復發風險的惡夢,讓她萌生切除子宮的念頭,然而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