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糖尿病不自知 7旬嬤釀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糖尿病不自知 7旬嬤釀視網膜病變

台中70歲李奶奶覺得幾個月前雙眼視力越來越模糊,但眼睛不會痛也不會癢,一開始以為只是白內障變嚴重,不以為意,但之後視力持續惡化,原本有閱報的習慣,也因為看不清楚被迫放棄。經醫師仔細檢查後才發現奶奶因糖尿病未定期追蹤控制,導致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黃斑部水腫」,雙眼視力都退化至僅有0.2,所幸透過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合併新陳代謝科積極血糖控制,李奶奶雙眼視力進步至0.8,也讓她再也不敢輕忽糖尿病問題了。

血糖偏高未持續追蹤 導致視網膜病變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黃毓璇表示,患者曾聽聞鄰居因白內障導致視力模糊,因此當雙眼視力惡化時,一度懷疑是白內障所致而延遲就醫。眼科醫師檢查發現患者兩眼的水晶體僅有輕微白內障,並非造成視力不良主要原因,進一步散瞳檢查才發現,患者雙眼視網膜皆有許多小出血點、脂肪滲漏和黃斑部水腫,為典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表現,疑與未妥善控制糖尿病有關。

深入詢問病史,患者自述過去曾有血糖偏高的問題,卻沒有繼續追蹤,安排抽血後,果然糖化血色素高達9%(正常值為4%到6%),代表平均血糖超過200mg/dl(正常值應在140mg/dL以下),可見糖尿病控制不佳,才會造成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叮嚀老人家務必定期追蹤,以免病情惡化。

糖尿病未控制 5至10年恐發生視網膜病變
黃毓璇介紹,糖尿病是全身性的疾病,會造成全身小血管病變,其中就包括眼睛視網膜的血管,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患有糖尿病的民眾5至10年後,都有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可能性。

初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通常沒有症狀,視力也不會明顯變化,唯有透過眼底篩檢和定期追蹤才能早期發現。若等到患者自覺視力惡化才就診,通常已有中度以上的病變。早期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先觀察追蹤合併積極血糖控制,中度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則可能需要接受雷射、玻璃體內藥物注射治療並預防惡化,一旦沒有定期追蹤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合併黃斑部水腫、玻璃體出血、青光眼,造成視力大幅下降,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視網膜剝離,恐有失明的危險。

糖尿病是視力隱形殺手 不可輕忽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黃毓璇提醒,糖尿病病友除了配合新陳代謝科醫師控制血糖外,務必遵從醫師指示至眼科檢查。糖尿病是視力的隱形殺手,糖尿病患者千萬不可輕忽定期檢查視網膜的重要性,建議定期在眼科追蹤視網膜狀況,有了良好的視力,才能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小智是名聰明活潑的小三生,上課喜歡跟同學講話,老師把他換到前面座位,小智仍然很難專心上課,下課時也會因玩得過火而受傷,某天小智休息時去盪鞦韆,頭部著地落下癲癇的後遺症,得長期在神經科服藥控制,經過評估,小智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在藥物協助下,小智上課開始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日前因寶島低音歌王郭金發不幸猝逝後,網路瘋傳為了預防突發性心肌梗塞,應該隨時備有藥品「耐絞寧」,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郁志表示,耐絞寧不像是感冒藥,不是家庭常備藥,屬於醫師處方用藥,若民眾有胸悶、胸痛等症狀,應就醫檢查,預防勝於治療,而不是把急救藥物當成保命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77歲的呂姓老翁,偶爾感冒咳嗽,平時很少有不舒服的情況,但近來連散步都會很喘,就連去上個廁所也會喘到不行,甚至覺得呼吸困難,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原來老翁竟患有「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 成年或晚年之後才會有呼吸困難症狀 豐原醫院心臟科主任曹承榮表示,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10歲的張小弟有多重障礙,自幼口腔清潔需要家長代勞,因張小弟腦性麻痺,常緊咬牙關、無法放鬆張口,又極度排斥刷牙,使得張媽媽每天幫兒子刷牙,猶如一場硬仗,5歲時張小弟已是滿佈牙結石和齲齒的一口黃牙。 刷牙前先幫孩子按摩5分鐘 後來張媽媽聽說醫院的「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