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上升,眼睛長期接受光線慢性刺激,視網膜血管受損,導致黃斑部病變患病年齡逐漸下降,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的疾病。其中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高於一般人,失明機率更高出常人25倍。
根據2010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與青光眼為成年人3大失明原因,隨著診斷與治療方法的進步,黃斑部病變的治療近年來已有重大突破,除了傳統的雷射療法以外,也有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等治療選擇,但最重要的還是患者能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
為了喚醒糖尿病高危險群民眾能早期發現黃斑部病變,亞東紀念醫院即日起至8月2日舉辦「看名畫測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創意衛教活動,以世界經典名畫《晚鐘》發想,如果民眾看到畫面有一團黑影或是影像扭曲、線條變形、視力模糊等與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相符的症狀,就要提高警覺。現場除了創意衛教的裝置藝術,還搭配病友故事,讓參展民眾更加了解糖尿病黃斑部病變。
亞東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醫師王嘉康指出,由於飲食精緻化、生活型態的改變,近年來越來越多青壯年族群罹患糖尿病,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且每年約增加2.5萬人,若血糖未妥善接受治療及控制,極有可能會引起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常見視力模糊、視野扭曲變形、視野出現黑影等症狀,更是致盲的主因之一,建議糖尿病患者需定期進行眼底檢查。
糖尿病黃斑部病變治療應該要「精準、治本」,定期進行眼底篩檢,早期發現、積極治療,避免失明風險。治療著力於阻擋黃斑部水腫、視網膜新生血管消退,透過眼內藥物注射將抗血管生長因子直接注射到眼球玻璃體內,使水腫消退及網膜新生血管萎縮,以達到治療目的;根據臨床實驗顯示,持續接受抗血管生長因子注射治療1年的患者,有超過65%能有顯著的視力改善,由此可見積極接受治療的重要性。
由於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導致失明的機率高出常人25倍,因此亞東醫院近年來積極推動「糖尿病眼底篩檢」, 107年度的篩檢率為全國醫學中心最高。再加上良好的轉診制度,與社區健康發展中心深入在地的健康服務,讓可能患有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病變的民眾,可以回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測與治療,落實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觀念。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晚上吃薑似砒霜?健康薑薑好,4大流言大破解
薑,是每個人家裡必備的辛香料,在人類歷史中也是重要的藥用植物。自古以來,坊間關於薑的傳言不少,相信您一定聽過「冬吃蘿蔔夏吃薑」、「晚上吃薑似砒霜」、「吃薑可以清除肺部髒東西」等說法,但隨著時代更迭,醫學觀念不斷更新,這些論點還可信嗎?且看女中醫的說明! 傳言1/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找醫生開藥方 俗語...
閱讀詳情 »慢性腰痛反覆發作?用毛巾 椅子做2招臀部伸展操,減緩疼痛
反覆腰痛好不了?小心不是腰部肌肉出問題,而是臀部肌肉缺乏使用,萎縮、僵硬惹禍!日本知名整體師表示,想要一甩疼痛不適,除了避免久坐、積極動起來外;平時適度善用椅子、毛巾等家中容易取得的道具,進行有助伸展臀部僵硬肌肉的伸展操,就是不錯的預防、保健選擇。 腰痛不一定是腰椎出問題!臀部肌肉萎縮、僵硬也會引起...
閱讀詳情 »十年漫長求子路! 高危險妊娠產婦喜獲麟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子宮肌瘤導致不孕 煎熬十年喜獲麟兒一名39歲的黃太太,自年輕時便罹患子宮肌瘤,十年前結婚,與丈夫都非常渴望生下子女共享天倫之樂,然而一年半過去肚子卻遲遲沒有好消息。為此,黃太太辭去已就職五年的工作,平日不是在家調養身體,就是到不孕門診報到,多年不停來往奔波與承受身心壓力...
閱讀詳情 »MIT台灣隊植牙 精準又安全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台灣隊植牙 MIT技術平價又優質台灣醫療科技發展快速,連植牙也有MIT。相較傳統植牙,台灣隊植牙採用MIT假牙材質、搭配手術導引板技術進行植牙,讓植牙也能有平價又優質的服務。牙醫診所范姜郁欣醫師解釋,台灣隊植牙假牙使用螺絲固持式的設計,方便日後拆卸、維修、清潔。考慮到假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