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上升,眼睛長期接受光線慢性刺激,視網膜血管受損,導致黃斑部病變患病年齡逐漸下降,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的疾病。其中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高於一般人,失明機率更高出常人25倍。
根據2010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與青光眼為成年人3大失明原因,隨著診斷與治療方法的進步,黃斑部病變的治療近年來已有重大突破,除了傳統的雷射療法以外,也有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等治療選擇,但最重要的還是患者能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
為了喚醒糖尿病高危險群民眾能早期發現黃斑部病變,亞東紀念醫院即日起至8月2日舉辦「看名畫測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創意衛教活動,以世界經典名畫《晚鐘》發想,如果民眾看到畫面有一團黑影或是影像扭曲、線條變形、視力模糊等與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相符的症狀,就要提高警覺。現場除了創意衛教的裝置藝術,還搭配病友故事,讓參展民眾更加了解糖尿病黃斑部病變。
亞東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醫師王嘉康指出,由於飲食精緻化、生活型態的改變,近年來越來越多青壯年族群罹患糖尿病,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且每年約增加2.5萬人,若血糖未妥善接受治療及控制,極有可能會引起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常見視力模糊、視野扭曲變形、視野出現黑影等症狀,更是致盲的主因之一,建議糖尿病患者需定期進行眼底檢查。
糖尿病黃斑部病變治療應該要「精準、治本」,定期進行眼底篩檢,早期發現、積極治療,避免失明風險。治療著力於阻擋黃斑部水腫、視網膜新生血管消退,透過眼內藥物注射將抗血管生長因子直接注射到眼球玻璃體內,使水腫消退及網膜新生血管萎縮,以達到治療目的;根據臨床實驗顯示,持續接受抗血管生長因子注射治療1年的患者,有超過65%能有顯著的視力改善,由此可見積極接受治療的重要性。
由於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導致失明的機率高出常人25倍,因此亞東醫院近年來積極推動「糖尿病眼底篩檢」, 107年度的篩檢率為全國醫學中心最高。再加上良好的轉診制度,與社區健康發展中心深入在地的健康服務,讓可能患有黃斑部病變、視網膜病變的民眾,可以回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測與治療,落實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觀念。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口罩世代,醫美微整一起COVER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到2021年,口罩成為防疫的日常必需品,也因此許多人選擇在這個時機,開始選擇踏入醫美保養的行列,進行五官的微調與肌膚的修復。醫美診所沈若蘭院長表示,詢問醫美療程的年齡層變廣,過去不曾進入醫美保養的民眾,因為有了口罩的掩護以及居家工作,...
閱讀詳情 »BNT疫苗陸續抵台 學生族群優先施打部分家長憂副作用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指揮官陳時中表示,BNT疫苗將優先提供給學生族群,為此,指揮中心也規劃了由學校協助造冊接種的施打措施。面對校園BNT疫苗開打在即,引發全台網友關注。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3周內「BNT」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
閱讀詳情 »高齡患者髖部骨折 整合照顧降低死亡率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人口結構正逐年老化,而髖部骨折的發生率也伴隨著老年人的骨質疏鬆症而逐年增加。老年人的髖部骨折和一般骨折的治療大為不同,老年患者常合併有慢性疾病,使用多種藥物,加上骨質密度及肌肉力量的不足,手術後無法早期復健活動,因此伴隨著較高的術後合併症及死亡率。根據我國的統計顯示,國...
閱讀詳情 »中秋月圓人也圓! 中醫師曝快速瘦身秘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台灣疫情逐漸受控又逢中秋假期,大家生活慢慢回歸正常的同時,這段時間因為防疫宅在家的你,不管是線上上課還是WFH,很有可能早已習慣過著一邊做事一邊吃零食,整天抱著電腦或手機,最大運動量就是走路距離從房間到洗手間,長久堅持養身瘦身完全歸零。若是不想要見到哈哈鏡中的自己,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