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糞便也能救命!

糞便也能救命!

糞便可以透露出個人健康狀態。(圖/翻攝自pixabay)

 

優傳媒採訪中心/綜合報導

二十孝故事中,有「為親嚐糞」的孝舉,印證了糞便的確可以透露出個人健康狀態。33歲曹先生,自108年3月起,因困難梭狀桿菌感染而反覆腹瀉,經多次抗生素治療仍無明顯改善,經接受以健康人的糞便製備成微菌叢植入術後,病患的腹瀉明顯緩解,排便恢復正常。

 

臺北榮總內科部侯明志主任指出,臺北榮總於108年3月27日成立微菌植入治療小組,制定嚴謹的健康捐贈者評估與篩檢流程,建構台灣專為微菌製備用之實驗室與微菌庫,以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並促進相關臨床之研究;目前已執行7例經大腸鏡微菌叢植入治療,包含3例親屬捐贈與4例健康捐贈者,並持續追蹤中。

 

臺北榮總微菌叢植入前置作業中心今(4)日舉行揭牌典禮,建置國內首座「高規格生物安全等級第二級專用微菌製備實驗室」,可將健康人的糞便製備成微菌叢,植入藥物罔效之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病患,未來還可能用於其他疾病的治療。

 

北榮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表示,人體微生物與人體生理運作息息相關,在人體中約有40兆的細菌微生物存在著,協助維持人體的健康與正常運作,其中絕大多數的微生物生存在腸胃道之中,當人體微生物的平衡狀況改變,造成微生物失調時,便會造成疾病,其中又以「困難梭狀桿菌」造成的感染較為嚴重。

 

黃怡翔說,困難梭狀桿菌是一種厭氧性細菌,困難梭狀桿菌可以生長在健康者的腸道中而不會引發症狀,但當患者長期接受抗生素治療、住院或是使用制酸劑後,腸道菌的平衡遭受破壞,困難梭狀桿菌便有可能大量繁殖並造成感染症,其症狀包含腹瀉、腹脹、腹痛、發燒及腸胃道出血,嚴重時可能引起偽膜性腸炎、毒性巨結腸症,甚至可能致命。

 

微菌叢植入治療為利用健康捐贈者之腸道微生物,利用新鮮、冷凍或膠囊之方式來製備,利用上下消化道內視鏡、鼻腸管、灌腸或口服膠囊等方式植入因腸道微生物失調而罹病之病患,改變其腸道菌相,針對微生物失調的治療在近年來是個新興蓬勃發展的領域。

 

黃怡翔指出,臺北榮總已於108年舉行二次全國性微菌叢植入治療訓練課程,培育近三百名微菌叢植入相關人才,並於臨床醫學期刊發表腸道微菌叢專輯,提供臨床醫事人員與民眾相關知識新知。未來將持續招募健康捐贈者進行健康微菌叢捐贈,提供反覆性或常規治療無效之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病人治療,進一步發展微菌植入治療在其他疾病治療之臨床應用與相關機轉之研究。

相關推薦

2011年,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士Brian Meyer,作為拆彈專家在阿富汗執行任務期間,由於拆卸的炸彈提前爆炸而身受重傷。這位29歲的海軍陸戰隊員,因此而失去了膝蓋以下的右腿,右手以及左手的三根手指。 然而,在戰場上治療的Meyer中士,擔心他的受傷會影響到自己所在的小分隊,就要求身邊的同事Eri...

閱讀詳情 »

曾經有一次,和實習的小學弟聊天,他對現在醫生的執業環境充滿擔憂,對前途充滿迷茫。他問我:師兄,你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你有想過離開這個行業嗎? 我說:你見我哭過嗎?學弟說:沒有,覺得你挺樂天派的。我說:那好吧,讓樂天派的師兄給你講個我哭的故事。聽完後,也許你就對醫生這個工作有更充分的認識,並找到自己...

閱讀詳情 »

有個女學員,是一個鋼琴老師,她的曲子非常的優美動聽,就是不愛抬頭,因為怕讓別人看到她的臉,滿臉的紅疙瘩,使她很沒有自信。 有天下課終於鼓足勇氣來找到我,說:老師,常聽您的節目,對照著您講的症狀,我感覺我的問題屬於體濕,我說你怎麼會認為體濕呢? 她就把自己的症狀說了一遍:身體總是容易起濕疹,舌苔發黃...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很多民眾都有感冒的經驗,最惱人的是感冒快好了,有些症狀卻一直好不了。衛福部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盈瀅表示,有些人感冒快好了卻依然持續咳嗽,像這種情況除了繼續接受治療之外,還適合吃點川貝枇杷凍,能夠止咳化痰,適合感冒後期咳嗽不癒的患者。 示意圖:資料圖庫 張醫師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