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糞便塞馬桶沖不掉〜幼兒忘補水,便祕竟肛裂

夏天孩子水喝太少,小心鬧便祕!當孩子排便時,糞便形狀粗大塞住馬桶,或是呈現顆粒狀,尤其喊著肚子痛,甚至屁股痛,就要特別注意,如果便祕症狀嚴重,還有可能出現肛裂滲血。

糞便塞馬桶沖不掉〜幼兒忘補水,便祕竟肛裂

天氣熱,有便祕困擾的孩童,較平時約增加3成。

1名5歲小宇,平時約1、2天排便1次,多為軟糊至成條狀。上幼稚園後近1個月,間隔2、3天排便1次,卻呈粗大條狀,甚至有幾次差點馬桶沖不掉,並有屁股痛、肚子痛,於是家人帶往就醫。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問診得知孩子沒有挑食胃口好,蔬菜、水果來者不拒,近期生活作息也無太大變化,理學檢查發現嘴唇乾裂,肛門黏膜有肛裂,無其他器質性問題,診斷為功能性便祕及肛裂。

氣溫升便祕增 喝水量不足惹禍

類似這樣天氣愈熱,便祕問題卻接踵而來的案例,有增加的趨勢。戴季珊醫師表示,小兒科門診發現,約有5%是因便祕問題求診,當天氣逐漸轉熱時,門診就陸續出現有便祕困擾的孩童,較平時約增加3成;甚至之前控制良好者,也會出現些微惡化的狀況。

主要是因為夏季戶外炎熱,經由皮膚流失的水分較冬季多,即使都待在冷氣房,也會因空調流失水分。水分流失量增加,喝水量不足,倘未適時補充,容易使小便減少,腸道回收水分增加而造成便祕。

糞便塞馬桶沖不掉〜幼兒忘補水,便祕竟肛裂

當進行體能、戶外活動時,每15至20分鐘補充水分。

正確喝水 留意身體缺水警告

夏天容易缺水,健康喝水的方法是什麼?戴季珊醫師建議,除了從食物所獲得水分外,以1杯300ml的水為基準,1-3歲幼兒須每天飲用3杯,幼兒園與國小低年級4杯,國小中高年級6杯,國高中生每天女生7杯、男生9杯。

如果天氣炎熱或出汗較多,則須額外多加1杯。以補充白開水為主,避免因喝飲料攝取過多糖分及熱量;當進行體能、戶外活動時,每15至20分鐘補充水分;喝水應分次飲用,不可一口氣灌入大量水,並計算每日總量。此外,留意身體的缺水警告,如:尿量是否減少,尿液顏色是否偏黃。

家長該如何知道孩子有便祕問題?戴季珊醫師表示,家長可由以下幾點徵兆,觀察孩子是否有便祕問題:

(1)排便次數每週不超過兩次。

(2)坐很久才能排便,或是排便時疼痛。

(3)有肛裂、肛門出血。

(4)糞便形狀粗大塞住馬桶,或是顆粒狀,偶有滲便。

便祕會影響泌尿系統導致泌尿道感染、食慾不振,進而影響生長發育。治療便祕,可以在醫師指示下使用軟便劑,以緩解不適,同時調整飲食習慣,視天氣、環境增加水分攝取,並要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的運動;練習固定排便,以及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型態,是避免便祕反覆發生的方式。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2/577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美國與日本即將實施疫苗護照,國產高端新冠疫苗未列核可名單,引起民眾一片譁然。今(30)日上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國際有關藥物法規或協會,在免疫橋接確認保護力上,都與台灣食藥署標準很像,高端取得國際認證機會很高;下午陳時中也說,高端疫苗可免平台預約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胃食道逆流困擾嗎?現代人快速的生活節奏,許多人常常飽受胸悶、泛酸、腹痛、咳嗽等問題,其實都與胃食道逆流息息相關,為幫助大家解決這個新文明病,營養師李婉萍將臨床經驗以及許多實證醫學的研究資料,根據台灣本地的真實狀況,收錄於《護胃聖經台灣版》。正確攝取纖維 有機會逆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白天看電腦、晚上滑手機是你嗎?隨著3C產品逐漸成為大家生活的日常,近視已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眼科醫師表示,想擺脫眼鏡、隱眼的困擾,目前的近視雷射手術之中,全準分子屈光雷射手術(Trans-PRK)是安全且快速的方法,術後不易形成乾眼症,對角膜厚度的依賴少,1,30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