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糞便塞馬桶沖不掉〜幼兒忘補水,便祕竟肛裂

夏天孩子水喝太少,小心鬧便祕!當孩子排便時,糞便形狀粗大塞住馬桶,或是呈現顆粒狀,尤其喊著肚子痛,甚至屁股痛,就要特別注意,如果便祕症狀嚴重,還有可能出現肛裂滲血。

糞便塞馬桶沖不掉〜幼兒忘補水,便祕竟肛裂

天氣熱,有便祕困擾的孩童,較平時約增加3成。

1名5歲小宇,平時約1、2天排便1次,多為軟糊至成條狀。上幼稚園後近1個月,間隔2、3天排便1次,卻呈粗大條狀,甚至有幾次差點馬桶沖不掉,並有屁股痛、肚子痛,於是家人帶往就醫。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問診得知孩子沒有挑食胃口好,蔬菜、水果來者不拒,近期生活作息也無太大變化,理學檢查發現嘴唇乾裂,肛門黏膜有肛裂,無其他器質性問題,診斷為功能性便祕及肛裂。

氣溫升便祕增 喝水量不足惹禍

類似這樣天氣愈熱,便祕問題卻接踵而來的案例,有增加的趨勢。戴季珊醫師表示,小兒科門診發現,約有5%是因便祕問題求診,當天氣逐漸轉熱時,門診就陸續出現有便祕困擾的孩童,較平時約增加3成;甚至之前控制良好者,也會出現些微惡化的狀況。

主要是因為夏季戶外炎熱,經由皮膚流失的水分較冬季多,即使都待在冷氣房,也會因空調流失水分。水分流失量增加,喝水量不足,倘未適時補充,容易使小便減少,腸道回收水分增加而造成便祕。

糞便塞馬桶沖不掉〜幼兒忘補水,便祕竟肛裂

當進行體能、戶外活動時,每15至20分鐘補充水分。

正確喝水 留意身體缺水警告

夏天容易缺水,健康喝水的方法是什麼?戴季珊醫師建議,除了從食物所獲得水分外,以1杯300ml的水為基準,1-3歲幼兒須每天飲用3杯,幼兒園與國小低年級4杯,國小中高年級6杯,國高中生每天女生7杯、男生9杯。

如果天氣炎熱或出汗較多,則須額外多加1杯。以補充白開水為主,避免因喝飲料攝取過多糖分及熱量;當進行體能、戶外活動時,每15至20分鐘補充水分;喝水應分次飲用,不可一口氣灌入大量水,並計算每日總量。此外,留意身體的缺水警告,如:尿量是否減少,尿液顏色是否偏黃。

家長該如何知道孩子有便祕問題?戴季珊醫師表示,家長可由以下幾點徵兆,觀察孩子是否有便祕問題:

(1)排便次數每週不超過兩次。

(2)坐很久才能排便,或是排便時疼痛。

(3)有肛裂、肛門出血。

(4)糞便形狀粗大塞住馬桶,或是顆粒狀,偶有滲便。

便祕會影響泌尿系統導致泌尿道感染、食慾不振,進而影響生長發育。治療便祕,可以在醫師指示下使用軟便劑,以緩解不適,同時調整飲食習慣,視天氣、環境增加水分攝取,並要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的運動;練習固定排便,以及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型態,是避免便祕反覆發生的方式。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2/577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生活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下半身肥胖的人,常聽信許多網路謠言,一下吃減肥藥瘦身,一下喝豆漿減肥。但網路流傳「豆漿減肥法」恐導致乳腺癌,因此減肥中的女性都不敢再喝豆漿,甚至徹底與豆類食物斷絕關係。此說法到底正不正確?就讓專業醫師來解密!豆漿可預防乳腺癌形成豆漿中所含的大豆異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全球每3秒就有1人因骨鬆而骨折。為喚起民眾重視骨質疏鬆症,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共同舉行「骨質疏鬆衛教週」活動,於8月7日至11日在台北榮總中正一樓大廳,提供免費骨密度檢測,以及預防骨質疏鬆衛教講座。骨折後一年 25%病患死亡台北榮民總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可別眼睛出問題才檢查!最新歐亞白內障認知調查發現,國內高達5成5熟齡族眼睛發生狀況才就醫、4成白內障患者未就醫。醫師強調,白內障未及時治療,嚴重可能導致失明,建議每年應檢查眼睛,若有糖尿病、高血壓,最好每6個月檢查一次。國內熟齡族 半數眼睛出狀況才就醫根據一份「歐亞熟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症久居十大死因,晚婚也漸成社會常態,若這兩個難題都被難孕夫婦碰上了,還有機會一圓求子心願嗎?45歲林先生與43歲林太太已婚兩年未生育;103年,林先生發現癌症復發,血液腫瘤科醫師建議立即接受化學治療,且告知他化療後可能影響造精功能,讓林先生心情跌落谷底。林先生尋求中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