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完2劑疫苗仍染Delta 醫分析這族群要小心

打完2劑疫苗仍染Delta 醫分析這族群要小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台灣在今(2021)年8月28日,首度出現台籍機師突破性感染COVID-19,並施打過2劑AZ疫苗且接種滿14天。目前Delta變種病毒已遍佈全球超過85個國家,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文祺表示,「Delta的威脅性大、傳播力強。」在英國,高達90%的新染疫個案為感染Delta變種;在美國,Delta與Gamma變種病毒,也漸漸成為主流病毒,然而其中Delta案例的成長數超過Gamma,可見Delta的傳染力不容小覷,明明是已經普遍接種過疫苗的國家,也難逃Delta帶來的「突破性感染」。

Delta傳播力強     高於原始病毒株2

病毒變種的速度相當快,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新冠病毒,公布4種「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分別為英國(Alpha)、南非(Beta)、巴西(Gamma)、印度(Delta)變異株。「高關注變異株」指的是,具有「因棘蛋白突變」導致降低抗體的中和能力、增加病毒傳播力及疾病嚴重性,甚至可能會影響現有的診斷工具並造成疫苗保護力下降。其中,Alpha與 Beta 的傳染力高於原始病毒株50%以上,但英國公共衛生署(PHE)公布的數據中,Delta的傳染力又比Alpha高50%以上,也就是比原始病毒株高出至少2倍。

天生體質對疫苗反應差      也是突破性感染主因

若Delta大肆進攻,恐造成一波突破性感染,李文祺分析容易造成突破性感染的高風險族群,第一,有的人天生對疫苗反應較差,例如在B型肝炎疫苗的研究中,約有5%到10%接種B型肝炎疫苗的人,體內產生的抗體較少,新冠疫苗也有類似的發現,因此這類族群較容易引發突破性感染。

除了天生的體質外,李文祺表示,中高齡者(40歲以上)及慢性病患,或比如因癌症需要化療者,其抗體效價也比常人低,且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統計,住院或死亡案例中,高達75%為65歲以上、免疫系統較弱的高齡族群。

李文祺認為,要避免突破性感染,在國內外的研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定要去打疫苗。疫苗雖然不是全能,但對於避免感染、降低住院及重症風險還是有顯著效果;再者,目前臨床也顯示,突破性感染個案,其實引發重症的案例相當少。

家庭醫學科醫師李龍騰也表示,若要預防突破性感染造成住院和死亡的案例,關鍵除了加強疫苗覆蓋率之外,搭配非藥物介入(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NNPIs),意即以非藥物、疫苗的方式,如加強衛生教育宣導(勤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等)及定期環境消毒,來減緩疫情延燒的速度才是當務之急。

【延伸閱讀】

新冠病毒變種速度太快 疫苗難防突破性感染

本土增2、境外5 首例AZ+莫德納混打突破性感染Delta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高中女性,在家人面前可以自然的唱歌,但碰上比賽時,卻會過度緊張而失常,甚至出現心悸、頭痛和胸悶等問題,就醫接受心理評估後,醫師發現,原來是自律神經系統調控能力較差,導致交感神經過度發達,進而造成不適。自律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一般情況下,像是心跳、血壓、腸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民眾到山區活動一定要特別小心,尤其接近樹叢時,最好先打草驚蛇,讓自己有反應的時間,保護自身安全;衛福部旗山醫院急診室主治醫師翁郁閔指出,像是陰暗角落就應避免隨意翻動,恐為蛇藏匿處,若有必要,也應準備好防護措施。臨床上,就曾有登山客在山區遭毒蛇咬傷,但因交通不便,導致延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2月22日是營養師節!在食安問題日漸獲得重視的敏感時刻,營養師在民眾健康的維護上,益顯重要。為能提供需要管灌治療住院病人完善的營養,門諾醫院護理之家就特別「自製攪打管灌配方」提供住民食用,此配方即受到衛生主管機關與民眾的高度評價,而首創的「門諾腎臟病食譜」,甚至有許多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東南亞國家登革熱疫情嚴峻!根據疾病管制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國,近期登革熱疫情頻傳,其中新加坡疫情為去年同期的1.5倍;馬來西亞為去年同期的3.8倍。該署呼籲民眾,前往登革熱高風險地區,務必做好防蚊措施,避免感染登革熱。今年截至2月18日至,國內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