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細嚼慢嚥放輕鬆 改善腸胃老毛病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胃痛、胃潰瘍,這是許多上班族都有的困擾,腸胃科臨床發現,90%的十二指腸潰瘍及70%的胃潰瘍患者都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以致於症狀反覆發作。腸胃科醫師建議,進食時應細嚼慢嚥,保持三餐規律,不吃消夜,保持愉悅心情。

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鴻運指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情緒不穩定、吃東西過快,很容易引起消化性潰瘍及胃食道逆流症。消化性潰瘍為消化道部位受到胃液腐蝕而造成黏膜組織受損糜爛,常見消化性潰瘍以十二指腸潰瘍最多,其次是胃潰瘍。

消化性潰瘍患者約有15%至20%出血,原因為潰瘍穿破大血管所致,患者吐出大量血液或解黑便,且合併暈眩、頭暈、口渴,甚致呼吸困難、焦躁不安等症狀。

「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有強烈相關性」,陳鴻運指出,消化性潰瘍痊癒後仍會復發,要減少復發,就必須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避免服用引起潰瘍藥物。

另一項常見腸胃疾病為「胃食道逆流症」,又稱「火燒心」,陳鴻運說,大部份民眾認為胃食道逆流症頂多胃酸、食物逆流,忍一下就過去,因此沒有就醫治療。

不過,胃食道逆流症就跟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和生活型態息息相關,難以根治,復發率高達八成以上。如果沒有妥善治療,食道下端會被胃酸侵襲,造成黏膜受傷潰瘍,增加食道癌風險。

陳鴻運提醒,腸胃疾病是現代人文明病,很難根治,唯有改善生活及飲食形態,才能減少發作機率。民眾吃東西時,不可狼吞虎嚥,放慢速度,規律進食,不吃消夜,保持愉悅心情,才能遠離腸胃疾病困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2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武漢肺炎康復者血漿可治病?2月13日湖北省疫情防控記者會上,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呼籲,武漢肺炎康復的病人捐贈血漿,因為血漿內可能含有抗體,有可能用來治療病人。同日中國的生技公司也發表聲明,透過「輸入康復者血漿」,已經治癒了10名武漢肺炎患者。究竟「康復者血漿」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COVID-19(武漢肺炎)病毒本土案例,台灣再增2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7)日晚間21時發佈,再確認2名武漢肺炎患者,都是第19例首例死亡案例密切接觸者,分別是80多歲媽媽與30歲外甥女婿。另外,追查第19例患者通訊與影像資料發現,目前傳染原鎖定1名浙江台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武漢肺炎(COVID-19)延燒,考驗台灣防疫能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清明台商返鄉恐需檢疫隔離7萬人,面臨挑戰。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理事長陳保中表示,希望草擬中的《公共衛生師法》盡速通過,建立公共衛生師證照制度,讓台灣公共衛生專業人員可以投入防疫抗戰,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有可能無症狀傳播嗎?台大公衛學院公衛學系教授林先和17日在「抗COVID-19疫情說明會」,根據北海道大學最新研究,表示無症狀傳播確實有可能,但強調無症狀人傳人病例人還太少,還必須累計更多數據。對此,他呼籲民眾無症狀,也應遵守隔離規定,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