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常脹氣、胃痛用益生菌改善? 效果恐怕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經常脹氣 胃痛用益生菌改善? 效果恐怕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三餐外食、不規律進食或暴飲暴食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甚至嗜吃甜食、每天一杯含糖飲料或咖啡,長久下來,這些飲食習慣也導致胃嘟嘟、腸瀉、溢赤酸或是便秘等腸胃不適症狀發生。不少人會自行購買藥品或補充益生菌、酵素,緩解不適;有些人則把益生菌當做日常保健品,天天食用,以增加體內腸道好菌,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益生菌為有益的活微生物 2菌株已證實對人體會產生危害
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種類琳瑯滿目,除了日常可見的牛奶、優格和優酪乳外,也有做成粉狀或是膠囊狀的產品。益生菌是一種對健康有益的活微生物,包括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及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等,常被標榜為可以重建胃腸道菌叢,改善腹瀉、便祕的益生菌或酵素產品。
不過,近年科學研究也發現,過去被添加在益生菌食品的「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及「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部分菌株經證實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並可能帶有抗生素抗藥性基因。因此,為避免產生抗藥性致病菌的風險,衛福部針對這兩種菌株發布使用限制規定,未經確認其食用安全性前,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經衛生福利部核可 有小綠人標章才安全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在眾多產品中,只有經過科學驗證,取得衛生福利部核發的藥品許可證才能宣稱療效,或是通過健康食品許可申請,有小綠人標章,才能標示保健功效,民眾購買時也需透過醫療人員的評估,使用合適產品,對症下藥,才不致於適得其反,以免花錢又傷身。
益生菌非萬靈丹 養成好的日常習慣最重要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腸胃不適時,宜儘速就醫,找出原因,由醫師開立適當的藥品。購買含益生菌、酵素食品前,建議諮詢醫療人員,不要擅自購買來源不明的益生菌產品,並特別留意產品成分及許可標章;若服用任何含有益生菌的藥品或食品後,發生任何不適的情形,應諮詢醫療人員或就醫治療。此外,平日也要多注意生活習慣,像是細嚼慢嚥,進餐規律,定時定量,減少腸胃負擔,透過適度運動與適量蔬果,促進腸道蠕動。

【延伸閱讀】

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求職季到來 打造人見人愛好外型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深耕彰化,彰基心臟外科主任陳映澄 10年用「心管」好您的健康 !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痛風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發炎疾病,主因是尿酸的結晶沉積在關節內,進而產生嚴重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為防止骨骼關節受破壞,產生變形及其它併發症的產生,正確的診斷與適當的治療是很重要的。  痛風的臨床數個階段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家醫科分享衛教資訊,痛風主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小吳這幾個月手部莫名長出一坨小肉團而困擾,打電腦寫字都會摩擦到。小肉團越長越大,對長期雙手需放在辦公桌編寫程式的小吳已經造成干擾,只好就醫求助。惱人手部腫瘤 9成以上為良性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醫師謝向傑表示,手部腫瘤是一種常見的惱人疾患,因為手部組織深度較淺,多數病人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焦急的阿嬤帶著5歲的孫子到急診室,自訴孫子已經發燒5天了,在外面診所求診2次,還是沒有退燒,又一直咳嗽,阿嬤心疼極了。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兒科主任廖裕民醫師診治後發現,該名男童是黴漿菌感染。黴漿菌感染 常見學齡前兒童黴漿菌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體積細小並且能自行繁殖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上班族為提神,許多人咖啡、茶葉不離手,易造成牙齒顏色偏黃,另外有抽菸、嚼檳榔的習慣、年齡、先天齒質發育不良或是飲食習慣,都有可能造成齒質顏色暗沉,想要改善一口黃牙,台南市立醫院牙科部蔡松軒醫師表示,市面上有許多美白產品和方式,民眾可考慮選擇居家美白或診間美白療程,來重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