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經常脹氣、胃痛用益生菌改善? 效果恐怕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經常脹氣 胃痛用益生菌改善? 效果恐怕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三餐外食、不規律進食或暴飲暴食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甚至嗜吃甜食、每天一杯含糖飲料或咖啡,長久下來,這些飲食習慣也導致胃嘟嘟、腸瀉、溢赤酸或是便秘等腸胃不適症狀發生。不少人會自行購買藥品或補充益生菌、酵素,緩解不適;有些人則把益生菌當做日常保健品,天天食用,以增加體內腸道好菌,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益生菌為有益的活微生物 2菌株已證實對人體會產生危害
市面上的益生菌產品種類琳瑯滿目,除了日常可見的牛奶、優格和優酪乳外,也有做成粉狀或是膠囊狀的產品。益生菌是一種對健康有益的活微生物,包括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及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等,常被標榜為可以重建胃腸道菌叢,改善腹瀉、便祕的益生菌或酵素產品。
不過,近年科學研究也發現,過去被添加在益生菌食品的「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及「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部分菌株經證實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並可能帶有抗生素抗藥性基因。因此,為避免產生抗藥性致病菌的風險,衛福部針對這兩種菌株發布使用限制規定,未經確認其食用安全性前,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經衛生福利部核可 有小綠人標章才安全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在眾多產品中,只有經過科學驗證,取得衛生福利部核發的藥品許可證才能宣稱療效,或是通過健康食品許可申請,有小綠人標章,才能標示保健功效,民眾購買時也需透過醫療人員的評估,使用合適產品,對症下藥,才不致於適得其反,以免花錢又傷身。
益生菌非萬靈丹 養成好的日常習慣最重要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腸胃不適時,宜儘速就醫,找出原因,由醫師開立適當的藥品。購買含益生菌、酵素食品前,建議諮詢醫療人員,不要擅自購買來源不明的益生菌產品,並特別留意產品成分及許可標章;若服用任何含有益生菌的藥品或食品後,發生任何不適的情形,應諮詢醫療人員或就醫治療。此外,平日也要多注意生活習慣,像是細嚼慢嚥,進餐規律,定時定量,減少腸胃負擔,透過適度運動與適量蔬果,促進腸道蠕動。

【延伸閱讀】

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求職季到來 打造人見人愛好外型

晚期卵巢癌做基因檢測 找對藥拚存活

深耕彰化,彰基心臟外科主任陳映澄 10年用「心管」好您的健康 !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向來笑稱自己是「壓力胖」的台中市長胡志強,春節假期神隱多日,外界議論紛紛。台北振興醫院發布新聞證實,胡志強因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於2月5日由該院心臟醫學中心醫師魏崢操刀,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圖片來源/取自網路)振興醫院指出,在這次手術中,魏崢共幫胡志強接了6條繞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年假結束,是否覺得提不起勁呢?小心,這可能是年假症候群所導致!高雄大同醫院精神科醫師蔡瑞修指出,年假長達九天,若常常熬夜晚起、聊天打牌,一開工可能就出現疲倦、精神無法集中等症狀,其實民眾無須過於擔心,透過多做運動,調整作息,就能不藥而癒。年假症候群主要是因患者長時間處於作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生署統計,國人大腸直腸癌發生數已高居癌症首位,每年約新增1萬2000多人;由於直腸癌位置較低,以往手術時多會將肛門一併切除,做人造肛門,使得生活品質受到影響。近年來,直腸癌的治療則是會先採取性放射線治療,不但疾病控制率較佳,而且還能保留肛門,大大提升直腸癌病人的生活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繼藝人戎祥於年前因心肌梗塞發生猝死意外之後,又傳出前立委朱星羽也疑因心律不整猝死;對於最近猝死意外頻傳,康聯預防醫學院院長陳皇光特別提出呼籲,民眾千萬別過度輕忽自身的心血管健康狀況,以免因為一些外在環境因素或行為,而引發猝死意外。 根據衛生署最新公布99年國人10大死因,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