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網路「獵童」誘拍私密照 平均每天2.38件流出!台灣小學生受害激增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路「獵童」歹人在台灣越來越多!衛福部今(24)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結果十分嚇人,在台灣,竟平均每天有2.38件兒少私密影像、裸照被散布,且占兒童或少年性剝削案件的比率,一年比一年高,過去3年來成長高達3成3,幾乎都是透過手機、網路交友平台,佯裝知心好友甚至星探誘騙兒少上傳裸照或影片。

為終結對女性的一切暴力,聯合國將每年11月25日訂為「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衛福部上午舉辦「她/他的生活,不該是你我的色情片」記者會,共同呼籲大眾保護被害人隱私,拒絕成為散布性私密影像的共犯。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表示,國內在「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於2018年上路後,即針對相關兒少私密影像、裸照被散布案件加強力道,也發現其占兒童及少年性剝削案件的占比正逐年增加,從2018年的44%、2019年的59.11%一路上升到今年1到6月的77.6%。

衛福部統計,目前國內一年約發生1200件兒少私密影像、裸照被散布案件,受害者以國中生為最大宗,其次為高中生,值得注意的警訊是,近年來連小學生受害也有明顯增加趨勢。受害兒少多數因為好奇心或手機、網路發達方便,一旦家庭支持不夠,就可能轉向網路交友平台,不管是自拍或被誘拍攝。

張秀鴛指出,這些網路歹人常用的「獵童」手法,包括佯裝知心好友、同年齡青少年,藉口檢查發育狀況,要求互換裸照或拍攝影像;或者在交友平台上假意成為男女朋友「愛我就傳給我裸照」;還有假裝廣告公司找平面模特兒,甚至直接以網路遊戲點數、虛擬寶物、演唱會門票為誘餌。

一旦私密影像上傳了,就覆水難收!張秀鴛說,可能被不斷轉載下傳,過去就有很多案例是傳到學校、老師都知道了,但父母親卻不知道,全因為受害兒少擔心挨罵或家長失望,一瞞再瞞,但拖久了傷害只會更大。

張秀鴛呼籲,民眾要懂得4不1保原則,除了兒少「不拍」、「不傳」之外,一旦發現事情,家長也要「不指責」,民眾則是「不助長」不要下載或轉傳,相反的,人人都該當吹哨者,主動舉報,而家長可協助孩子「保存證據,找iWIN」若遇到私密影像未經同意被散布或被威脅,需要諮詢、刪除影像或下架處理,都可以撥打求助專線02-2576-2016求助。

衛福部提醒所有被害者,當性私密影像未經同意被散布時,務必將相關對話截圖/影像側錄,保存證據,並勇於求助;一般人光下載、單純持有相關影像也有罪責,可開罰1到10萬元,並須接受10小時的輔導教育。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花大錢也要回台治病!「包機返台」已放行36人 腦出血占最大宗

食安新制!食藥署點頭放行 「可可豆殼」可沖泡茶飲喝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清河/台中報導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及約20 個醫界團體,今(6)日為8月8日當天的反空污大遊行暖身,前往台中市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陳情,中部地區不少人士前來參加,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醫師呼籲大家屆時一起站出來反空污,骨科專家王校醫師更在現場警告,空污會造成骨質疏鬆,之...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又見境外移入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為60多歲男性(案477),長期於南非工作,前次自台灣出境時間為2016年11月,是與7月27日公布的案460、案461(一對母子)一同自南非返...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吃保健食品,當心超標塑化劑跟著吃下肚!台北市衛生局今(6)日公布最新抽驗結果,發現一件「培恩深海魚油膠囊(批號:3921A19;有效日期:2023年8月16日)」檢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達0.8ppm,超過標準的0.6ppm以...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香港昨公布82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其中1人是從台灣赴港後在隔離期間被驗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6)日證實該名個案為50多歲的國人女性,指揮中心今已透過香港提供資料連繫上人,其在7月27日入境香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