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缺鐵性貧血導致異食症 鐵劑治療獲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新竹市一名15歲的國中少女,兩年多前開始有嚼冰塊的癖好,儘管寒流來襲穿著厚外套也要吃冰塊,因發生頭暈、心悸等症狀,被強制帶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檢查,發現少女患有嚴重的缺鐵性貧血,在口服鐵劑後症狀好轉。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腫瘤科楊鎰聰醫師表示,貧血是血液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而造成貧血的原因又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約占三分之一以上,症狀可能有頭暈、氣喘、心悸,最特別的就是有少數患者會有怪異的異食行為。而貧血好發於青春期及育齡期的婦女,主要是因每個月經血流失。

楊鎰聰醫師指出,患者服用鐵劑治療兩個多月後,血色素逐漸回升,不僅頭暈、心悸等症狀改善,連異食行為也獲得了控制,然而缺鐵性貧血的治療除了口服鐵劑補充外,對於一些腸胃道較不好,對口服鐵劑吸收不良的患者,臨床上也可使用直接靜脈注射鐵劑,雖然效果較快速,但卻較易產生過敏。

此外,食物是最天然、最安全而易吸收的營養補充品,一般含鐵豐富之食物包括動物性食品如肝臟,其次是牡蠣、貝類、內臟類、瘦肉,而肉類中以紅色越深,含鐵量也愈多。豆類及深綠色蔬菜是植物中鐵質的最佳來源,其次如葡萄乾、紅棗、黑棗、全穀類。楊鎰聰醫師說,除了補充鐵劑改善貧血症狀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造成缺鐵性貧血的根本原因,並加以對症治療,別忽視缺鐵性貧血可能帶來的危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99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8月10日將維持全國第2警戒!今(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2級警戒將持續實施,由8月10日至23日,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疫情沒有明顯變化,因觀察期太短持續維持2級警戒,游泳池則由改列有限度開放。 ▲全國2級警戒再實施由8月10日至23日。(圖/中央流行疫情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疫情期間,不能泡溫泉、洗三溫暖,許多人選擇在家裡泡澡時,使用泡澡粉、沐浴油來舒壓,台北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提醒,泡澡劑均含有化學成分,建議每周泡1次,1次15分鐘,洗後立即擦乾,並塗抹乳液,以降低皮膚過敏、刺激等風險。 一般來說,泡澡劑可分為粉劑、固劑及液劑等,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因新冠肺炎引發的「快樂缺氧」症狀,隨著台灣本土疫情爆發,成了備受關注的重要議題,血氧儀也成了人人搶購的夯品。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高明見教授指出,打完疫苗應密切觀察血壓及血氧的變化狀況,才能避免意外發生,保障健康安全。接種疫苗突發不適 挽救機會變少高明見教授表示,由於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綜合報導】首度踏上奧運殿堂的「空手道小清新」文姿云,一路闖進4強戰,最終以判定方式惜敗,收下奧運銅牌。 本屆東京奧運特別將日本傳統武術結合琉球武術發展而來的空手道,正式列為奧運比賽項目。文姿云在四強戰中表現精采,以1記勾踢成功在倒數1秒鐘時將比數扳平,牽動全台民眾的心,然而最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