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婆反覆性流產 竟因老公染色體排序異常

老婆反覆性流產 竟因老公染色體排序異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的小花(化名)與丈夫結婚2年一直想生個小孩,在夫妻兩人努力下,雖然多次懷孕但每次都以流產告終。後來前往台北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求診,經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丈夫「染色體平衡轉位」,因而造成胚胎不健康導致流產。

染色體平衡轉位 平常都沒事要生小孩才出事

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說明,人體共有23對的染色體,並有順序的排列好,今天若是不同染色體某一片段發生交換,而且染色體總量沒有變化就會被稱為「染色體平衡轉位」,一般狀況下發生平衡轉位的機率為五百分之一,帶因者本身不會有任何徵狀,只有在生子時會有明顯的問題。因為染色體片段的轉位造成精子與卵子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染色體分佈不均,導致精子與卵子品質異常,便有習慣性流產的問題產生。

李世明醫師補充,父母親若有一方是染色體平衡轉位的帶因者,則胚胎異變的機率就很高,有可能會四分之三的機率流產、死胎或畸形兒,只有四分之一的機率能夠順利產下染色體正常的胎兒。

試管嬰兒+PGS 為你把關孩子的健康

李世明醫師表示現代生殖醫學技術進步,若發現父母有平衡轉位導致的反覆性流產,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做試管嬰兒並搭配PGS(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先將卵子及精子取出後結合成胚胎,並以切片的方式取少數胚胎之細胞,進行染色體之分析,篩選出染色體正常的胚胎,再植入女性的子宮中,以此減少染色體異常造成的流產問題,提高試管嬰兒的存活率,幫助有染色體平衡轉位的父母也能夠生出平安健康的寶寶。

及早就醫 反覆性流產一樣可以有寶寶

李世明醫師提醒,若發生連續三次懷孕十週內流產,則被稱為反覆性流產,應該立即就醫接受檢查,醫院會針對父母的染色體、生殖構造、荷爾蒙及免疫抗體進行分析,找出患者反覆性流產的原因,若發現是染色體平衡轉位的問題,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一樣可以擁有健康寶寶。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的小花(化名)與丈夫結婚2年一直想生個小孩,在夫妻兩人努力下,雖然多次懷孕但每次都以流產告終。後來前往台北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求診,經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丈夫「染色體平衡轉位」,因而造成胚胎不健康導致流產。

染色體平衡轉位 平常都沒事要生小孩才出事

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說明,人體共有23對的染色體,並有順序的排列好,今天若是不同染色體某一片段發生交換,而且染色體總量沒有變化就會被稱為「染色體平衡轉位」,一般狀況下發生平衡轉位的機率為五百分之一,帶因者本身不會有任何徵狀,只有在生子時會有明顯的問題。因為染色體片段的轉位造成精子與卵子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染色體分佈不均,導致精子與卵子品質異常,便有習慣性流產的問題產生。

李世明醫師補充,父母親若有一方是染色體平衡轉位的帶因者,則胚胎異變的機率就很高,有可能會四分之三的機率流產、死胎或畸形兒,只有四分之一的機率能夠順利產下染色體正常的胎兒。

試管嬰兒+PGS 為你把關孩子的健康

李世明醫師表示現代生殖醫學技術進步,若發現父母有平衡轉位導致的反覆性流產,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做試管嬰兒並搭配PGS(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先將卵子及精子取出後結合成胚胎,並以切片的方式取少數胚胎之細胞,進行染色體之分析,篩選出染色體正常的胚胎,再植入女性的子宮中,以此減少染色體異常造成的流產問題,提高試管嬰兒的存活率,幫助有染色體平衡轉位的父母也能夠生出平安健康的寶寶。

及早就醫 反覆性流產一樣可以有寶寶

李世明醫師提醒,若發生連續三次懷孕十週內流產,則被稱為反覆性流產,應該立即就醫接受檢查,醫院會針對父母的染色體、生殖構造、荷爾蒙及免疫抗體進行分析,找出患者反覆性流產的原因,若發現是染色體平衡轉位的問題,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一樣可以擁有健康寶寶。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1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傳統矽膠L型鼻模 莢膜攣縮變朝天豬鼻以往整形手術多使用傳統L型鼻模,材質較硬,無法依照每個人鼻型調整,外型較不自然,莢膜攣縮風險高,可能導致移位、變成朝天鼻,莢膜攣縮嚴重可能導致鼻模穿出,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現在的人工植入物已大幅降低莢膜攣縮的風險,穩定度也增高。隆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你聽過肌少症嗎?人體老化是個正常現象,而人體肌肉的流失也是,是自然且持續的生理現象,隨著年紀越大,流失的速度也越快,過了40歲,每十年流失8%,到了70歲,每十年流失15%。其中腿部的肌力流失更為快速且明顯,也就是為什麼人上了年紀走路就變慢、變虛弱,有時需要柺杖輔助行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病友真的很重要!廖先生在確診淋巴癌第2期時,驚慌失錯,人生進入倒數計時,並與家人交代後事,但認識另1名80歲淋巴癌病友之後,才知無須悲觀,可用的抗癌武器眾多,別讓恐懼給擊倒。隨著科技進步,現在連LINE智慧聊天機器人也能成為抗癌神隊友。 每年9月15日為「世界淋巴癌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身材姣好、體態曼妙,才31歲非常熱愛運動的女性業務,不論衝浪、慢跑、重訓全部都非常喜愛,然而很多人眼中的運動好手,確有難以啟齒的苦處,不但私密處容易漏尿與疼痛,經常也會「性趣全失」,相當困擾,曾自認尿道發炎到藥房買藥舒緩,但1年來仍然反覆發作,就醫才發現罹患骨盆底肌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