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老婦癲癇突發 竟是腫瘤刺穿腦膜

1名60歲林姓女患者,晚上在家突然發生癲癇,出現上半身抽搐、口張開吐舌等情況,由家人送至鄰近醫院急診室,經由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發現右邊前額頭骨上長了1顆腫瘤,建議進行手術切除。

因手術位在頭部,且腫瘤有壓迫到腦,患者與家人都很擔心,後經親友推薦轉至童綜合醫院,經神經外科主任周啟文看診檢查,確認患者前額頭骨上有約1公分的腫瘤細胞,且形狀呈現鐘乳石狀往下生長,還刺穿腦膜,導致顱內壓力增高,造成癲癇發生,所以必須進行手術切除。

周啟文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後,安排3D立體導航精準定位腫瘤切除手術,經3D立體導航系統輔助精準定位下,從前額上方髮際線部位開顱進入,將腫瘤切除並修補破損腦膜,手術歷時約1個多小時,所幸順利完成、恢復良好,住院5天即返家休養。

周啟文指出,腦腫瘤是因為腦部組織細胞不正常增生為瘤狀物,無論是良性或惡性,只要有壓迫到腦部神經組織,就可能對人體運作造成影響,而個案罹患的顱骨腫瘤很少見,尤其因壓迫腦部產生癲癇的情況更稀有;目前腫瘤形成仍無明確原因,推測可能與遺傳、基因突變、腦損傷、病毒感染或外在環境因素有關,且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

周啟文表示,個案腫瘤經切片檢查確診為良性,因為腫瘤不大又位於前額葉,為了美觀與精準定位,進行3D立體導航定位腫瘤位置,即可精準切除病灶並避免傷害組織細胞,傷口小恢復快,減少手術時間,大大提高了手術安全性。

周啟文呼籲,民眾若出現莫名頭痛、走路不穩、協調平衡力變差、抽搐、視覺障礙、頭暈嘔吐、記憶力衰退、語言障礙或性格改變等症狀,都應儘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檢查,找出致病原因,進行適當治療。

相關推薦

▲(圖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平時規律運動,台中一名50歲熟男,自覺體態及體能維持得相當不錯,雖然罹患B肝卻沒有定期追蹤,直到去年接受例行性健檢,這才發現已經是肝癌第三期,一開始接受放療和標靶藥物治療成功控制病情,卻因惡病體質毫無緣由爆瘦10公斤,經中醫和復健治療3...

閱讀詳情 »

已故藝人劉真主動脈瓣狹窄症狀包括暈眩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

閱讀詳情 »

愛滋病檢查保護號自己別太擔心自己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今(23)日新增26例COVID-19病例,包括25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也出現疫情以來的年紀最小染疫者,案175的男童僅4歲多,是在1月中隨爸媽赴荷蘭工作,返台後一家人及爸爸同事共4人皆確診,但男童入境之後沒有症狀,目前隨家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