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年憂鬱症不是老化現象 自殺率高莫輕忽

老年憂鬱症不是老化現象 自殺率高莫輕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7%為高齡化社會,14%為高齡社會,達20%為超高齡社會,台灣預估今(107)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4%,進入高齡社會。憂鬱症與癌症、愛滋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並列為本世紀三大疾病,不僅影響健康,也常引起失能;由於一般人常誤認老年憂鬱症的症狀是老化正常現象而被忽略,也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而且老年憂鬱症有較多的認知障礙,如記憶力變差及較高的自殺率,不得不慎!

多以身體不適表現 恐誤認為失智症

奇美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暨全人醫療科主治醫師楊秉勳表示,老年憂鬱症的症狀很多是以身體不適來表現,如失眠、容易疲勞、頭暈、食慾不振、身體疼痛、胸悶、腸胃不適、便秘等等,若查不出病因,有可能是情緒低落所導致。也有可能造成記憶衰退、認知功能變差及反應遲鈍,一般人也可能誤認為失智症。但是與失智症不同的是,老年憂鬱症有可能隨著治療,反而讓記憶力及症狀明顯的改善。老年憂鬱症也可能有焦躁、躁動、或妄想現象,如有人要害他或是堅信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等等。

發生率約2成 女性較男性高一倍

楊秉勳醫師進一步指出,老年憂鬱症包含重鬱症、輕鬱症、低落性疾病、適應性疾病等。老年人憂鬱症的發生率約20%,女性憂鬱症比例較男性高一倍,而喪偶等生活壓力事件、慢性疾病、長期失眠、社交孤立等,也都與憂鬱疾病有相關,而且老年人常用身體不適來表現,較有慮病傾向,由於老年人常有多重慢性病,比一般人更難去查覺到日常生活及工作的變化。

 藥物與心理治療雙管齊下

老年憂鬱症的治療方面,楊秉勳醫師指出,在藥物治療方面,包括血清素再回收體抑制劑(SSRI)、 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回收體抑制劑(SNRI)、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再回收體抑制劑(DNRI),常需要兩週以上療效才會慢慢出來,甚至要到6-8週藥物才會達到最大效果。其次是心理治療,心理諮商、團體治療、認知行為治療等等。

預防:正常作息+社交活動+多曬太陽

楊秉勳表示,正常生活作息、多參加社交活動、多曬太陽都可以預防老年憂鬱症。常常聽到人家說:「你就是太好命了,我都沒有憂鬱症」、「想開一點就好了」、「妳要堅強」等這種無效安慰,反而容易惡化病情。照顧者除可敦促長輩服藥,一起站在長輩的立場傾聽長輩的心聲及關懷、陪伴長輩也是很好的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9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日前,台中大里、雲林斗六、南投地區空氣不良,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都達「紫爆」的等級,國家衛生研究院陳裕政助理研究員與研究團隊調查,這次雲林地區空氣品質不良有兩項主要因素,東北季風夾帶大陸東北地區的空氣汙染物進入台灣、鋒面由北往南經過台灣北部及中部地區時,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多晚婚,想要懷孕生子本就比較困難,更有些女性,會有輸卵管水腫問題,進而更加難以受孕;婦產科醫師呼籲,想要懷孕婦女若是檢查發現有輸卵管水腫,切勿遲疑應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以免生子無望! 晚婚導致不孕症婦女受孕率降低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育倫表示,由於國人逐漸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孩子因為無法完整的表達自己,因此常有胡鬧哭泣等情況發生,不少父母「對付」孩子這樣的情緒問題時,就是「塞糖果」,希望藉此「塞住」孩子的哭鬧。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給孩子吃糖所造成的危害其實比吸菸更嚴重! 吃糖危害多 孩童健康出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廣義的糖,是指碳水化合物,...

閱讀詳情 »

    (圖來源en.wikipedia.org) 痔瘡是指肛門內部或外部的靜脈腫脹,為骨盆和直腸靜脈壓力過大所致,與便秘、腹瀉和排便用力過度有關。最常見的癥狀是便血,你可能發現廁紙或馬桶里有血。痔瘡可能會發癢、發痛,多數是排便用力過度引起的。肥胖、抬重物和懷孕也會引起痔瘡(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