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肛門有摺皺,所以你應該這樣擦屁股!否則你也是默默在幫助「痔瘡」生成,最後只能喊活該!

肛門有摺皺,所以你應該這樣擦屁股!否則你也是默默在幫助「痔瘡」生成,最後只能喊活該!


將廁紙疊兩次的人患痔瘡幾率低

 

有研究顯示,那些在如廁後將廁紙摺疊2次(即4層)的人患痔瘡的幾率要遠遠小於摺疊1次(即2層)的人。

數據顯示,那些疊2次的人甚至將患痔瘡的幾率降低了高達17.53%!

 

這是因為,當使用疊兩次的廁紙擦屁股時,額外的厚度對於肛門周圍的微血管來說,相當於一個柔軟的「床」。

而這種厚度也會對血管起到按摩作用,促進微循環,將痔瘡扼殺在搖籃中。

 

值得注意的是,實驗並未設置疊3次(即8層)這個對照組。

研究人員認為,首先疊3次會很麻煩,另外疊3次的人過於浪費紙張,得了痔瘡也是活該...(研究人員你好任性!)

 

便後擦屁股三步曲

現代人生活節奏過快,他們往往不會很認真地擦屁股,而這也會導致微血管循環不暢,引發痔瘡。

正確擦屁股的方法應該遵循「一蘸二擦三轉」的原則。

  一蘸:就是衛生紙疊成若干層後垂直輕壓到肛門上。

  二擦:不必說了吧,大多數人都會這個。只是女性要注意,擦的時候應是單向的,即只能向後擦。

  

三轉:因為肛門周圍是褶皺,所以需要用衛生紙仔細擦淨,通常兩個半圈可以擦完一遍。但是要想遠離痔瘡,要訣在於:一定要轉多次,用力柔和。如此擦的「好處」是:一是衛生,這些褶皺裡面藏污納垢,一定要擦乾淨;二是通暢肛門周圍的血脈。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大便乾燥,大便的時候很艱難,那麼你轉動的時候一定要非常輕柔,否則容易使肛門出血。

 

那怎樣上廁所才能遠離痔瘡?來看看肛腸科專家怎麼說。

九成痔瘡都是可以避免的。

九成痔瘡都是不注意如廁小節「養成」。

擦屁股的方式不對,確實是痔瘡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端正上廁所的態度,從「改變擦屁股方法」這樣的生活小節做起,遠離痔瘡!!

 

1第一招「擦」改「揉」

  絕大多數人揩屁股都是用紙「生擦」,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用紙「螺旋狀的揉搓」。肛門褶皺多,「擦」很難擦乾淨,隱匿在褶皺中的細菌長期炎性刺激,不僅會讓人經常感覺肛門熱辣灼痛,而且很容易誘發痔瘡。改變這個錯誤的小習慣只需要30秒,但是卻能大大降低痔瘡的發生幾率。

  特別是女性,一定要從前往後揉搓。蹲廁所時間太長尤其要注意,這時候肛門水腫,更不能用紙使勁兒擦。

 

2第二招冷鹽水沖洗

 

  很多人便後用溫水洗洗,這是值得提倡的好習慣,但更建議大家用冷鹽水洗,對預防痔瘡很有幫助。大便後肛門充血嚴重,用冷鹽水洗一來可以消炎抗菌;二來能夠消腫,緩解充血狀態。

  冷鹽水配備比例是:半盆水,250克鹽。很多人把水燒開再放涼,沒這個必要,自來水就可以,沒必要擔心水不乾淨。肛門本來就是有菌狀態,這裡的細菌是「益生菌」,過於乾淨反而會引起菌群失調,糾正起來更麻煩,夏天還可以在水裡加點冰塊。

  有痔瘡的人,每次洗的時候用毛巾在肛門處按壓幾分鐘,能幫助脫出物盡快回縮。還要注意的是,洗屁股的盆子和毛巾一定要專人專用。

 

3第三招入廁不超2分鐘

 

  幾乎所有的痔瘡病人都有坐在馬桶上看書看報習慣。如果能將大便時間控制在2分鐘以內,至少可以減少7成痔瘡的發生。如果在2分鐘內解不出來,就起身過1個小時再有便意的時候再去。

  人在處於蹲位和坐位時,肛門位置最低,承受的壓力也最大,直腸靜脈長時間充血,很容易形成靜脈團誘發痔瘡。

 

4第四招定時主動排便

  養成每天定時定點排便的習慣,對預防痔瘡也非常關鍵。每天在同一時間想著「要排便」,不到半個月就可以形成規律。

  另外,便意非常寶貴,請大家一定要珍惜,有了便意馬上就去。如果經常因為這樣或那樣的事耽擱一下,便意就會不見了。

 

5第五招多做提肛運動

  痔瘡說白了就是肛墊下移造成的,有事沒事多做做提肛運動,對預防痔瘡簡便有效。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坤明報導 )「因為乾癬,我在車上睡了快20年!」,罹患乾癬20年的病友童瑞祥說出了許多病友的辛酸經歷;他表示,自己是全身都有症狀,不只是皮屑的問題,皮膚一碰都會流血,睡覺起床看到滿床的皮屑跟血跡,讓他無法面對人群及家人,自己一個人躲到車上睡了快20年,而且把頭髮留長也不是為了時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51歲的中風男性患者,多年前因腦中風造成右側手腳偏癱,經規則復健治療雖有改善力量,但右手手指蜷屈嚴重,四根手指緊緊扣住掌心,像小叮噹的握拳頭似的無法放鬆,清洗手掌或剪指甲都要費盡力量扳開,又因為手指掌心長期接觸不通風,造成掌心濕黏有異味;手臂僵硬無法伸展,換穿衣服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週戶外活動11小時 1年減少55%近視機率隨著3C產品使用普及率,視力健康也備受威脅,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02至103年研究結果顯示,若每週戶外活動達11小時,1年平均可減少55%的近視發生機會,且若每週日照時間超過200分鐘,能減少49%沒近視學童罹患近視的機率;...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朵朵小巧可愛的花菜,不僅味道好、料理方式多,還是眾所皆知的抗氧化蔬菜,具有抗發炎、抗癌的功效。對於常見的綠花菜、白花菜,除了知道顏色不同之外,還有什麼不一樣呢?   食用的部位不同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黃楀軒營養師解釋,綠花菜與白花菜彼此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