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肛門長瘻管讓人坐立難安! 內視鏡微創手術免反覆發作

肛門長瘻管讓人坐立難安! 內視鏡微創手術免反覆發作

【NOW健康 林詩恩/台中報導】張先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最近時常感到肛門不舒服,一開始只有悶悶脹脹的感覺,忍了2、3天後,竟然變得又腫又痛,連椅子都坐不住,他趕緊到長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檢查,才知道是「肛門瘻管膿瘍」在作怪。經新式肛門瘻管內視鏡微創手術後,目前已經恢復正常生活,只需要定期至門診追蹤。


王愷晟醫師解釋,肛門膿瘍與瘻管經常是肛門腺體受到細菌感染所造成,起初會有化膿的狀況,若進一步侵蝕肛門的肌肉和皮膚,就會形成一條管路,即為肛門瘻管。有瘻管的病人往往會反覆經歷肛門疼痛丶肛門流出黃色或粉紅色膿,是非常惱人的疾病。一般而言男性發生比率較高,久坐、便秘、熬夜、抽煙丶高血糖都是危險因子。


王愷晟醫師表示,肛門瘻管如果透過手術根除,就可以免除反覆發作,或是惡化成複雜性瘻管的風險。現今透過內視鏡影像輔助技術,可以更明確看到瘻管的內口,達到更精確的切割,進而減少括約肌的損害,此外也有低疼痛、出血量少、復原快等優點。


王愷晟醫師提醒,肛門瘻管有時不只是肛門疾病,而是發炎性腸炎、直腸癌等的併發症,民眾若有相關情形,千萬不要輕忽大意或忌諱就醫,盡快找大腸直腸專科醫師檢查才安心。


更多NOW健康報導
▸復健科醫師解析手部疼痛成因 增生療法幫助縮短恢復期
▸天氣轉涼手腳冰冷、痠麻 恐是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惹的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不少準媽咪擔心傳統剖腹產引發沾黏,使得近幾年來標榜「痛痛走開」當天能下床、可避免後術沾黏問題的腹膜外生產,又大為風行,以致不少準媽媽們趨之若鶩;不過,國內資深婦產科醫師提醒,腹膜外生產技術特別考驗醫師經驗和純熟度,若下刀些微偏差,仍有產婦腹膜破裂、大出血以及膀胱損傷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攝護腺癌是男性年長者常見的癌症。由於攝護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因此發現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期,甚至後期癌症骨轉移的程度。這時不但伴隨劇痛,更容易因骨質疏鬆增加骨折及相關骨不良事件風險,讓高齡患者在罹患癌症的打擊下雪上加霜。腫瘤特性 攝護腺癌骨轉移機率高攝護腺癌的腫瘤特性容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源自北歐 在台推廣21年定向越野運動源自北歐國家,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的國際性運動競賽,國內推廣迄今也有21年的時間。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於上周六在台北市圓山花博公園舉辦「定向越野體體驗營」活動,吸引60位民眾參加,年紀最小僅10歲,每位體驗者都在60分鐘內,成功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聞癌色變,其中大腸直腸癌又位居癌症之首,知名藝人、導演罹患腸癌過世或正在與腸癌搏鬥的人數更多;且治療過程中許多病人擔心保不住肛門等,更造成身體與心理極大煎熬。中國附醫國際醫療中心副院長暨外科部部長陳自諒表示,治療大腸直腸癌可以多科團隊的方式,結合各科專業,為病人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