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指數升高是新冠肺炎重症信號 養肝專家教你防患未然

肝指數升高是新冠肺炎重症信號 養肝專家教你防患未然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全球大流行的 COVID-19 截至目前仍然無法有效遏止,一旦轉為重症,生命將受到威脅。美國紐約大學研究發現,深層肌肉痠痛、血清轉氨酶ALT升高和血紅蛋白升高的組合,可能就是嚴重肺部疾病的預警信號,肝功能良好與否在這次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肝臟是解毒器官,除了解毒,對於分泌膽汁、養分的合成與轉化、儲存與造血都是肝的重要功能,可以說肝臟好比是人體的化工廠,日夜不停地進行著各種化學反應,肝臟若有病變,則各項功能勢必會受到影響。因此,平常就要好好保養肝臟才能防患未然。

抗病毒藥易傷肝 服用養肝藥助復原 

肝指數升高是新冠肺炎重症信號 養肝專家教你防患未然有「台灣養肝丸之父」的李深浦中醫師表示,減輕肝的傷害就是增強抵抗力,在西方醫學裡,服用抗病毒藥,對一些疾病有效,但卻容易傷肝;在臨床經驗中,服用抗癌藥或抗病毒藥的病人,包括硬皮症、肺纖維化等棘手的疾病,服用養肝的藥是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可以使血管不會硬化,若血管硬化容易會使血管剝離,這是很危險的。

李醫師對於養肝有其獨到的見解,他強調,肝屬木,像樹木一樣,需要吸收光能,進行光合作用,肝臟就和樹木一樣,需要新陳代謝,若能在疫情隔離時,好好休息調養,補充睡眠,肝臟會吸收酵素,在體內進行新陳代謝,使陽離子增加,這對身體恢復健康是很重要的。

培養體內陽氣護肝 切勿貪涼喝冰水

李深浦中醫師並奉勸世人喝水要以常溫為主,不要貪涼;他說,很多人夏天熱就喝冰水抗熱,但是過度使體內溫度下降,易產生結石、內分泌失調和血管硬化,甚至使心血管堵塞。尤其是現代人肥胖問題非常嚴重,服用類固醇的氣喘病人會造成肥胖,肥胖會有體熱,若喝冰涼降溫,體內氣化越來越少,就會越來越不想動,而且會一直想吃東西,這些都是對體陽調整不正確的方法,進而會衍生出更多的疾病;因此,要使體陽充足,培養體內陽氣,營養質量氣化,活動力就會旺盛。

隔離期間情緒不好 練習靜坐養心養氣質量能量化

新冠肺炎傳染期間,有不少人因為要隔離而出現情緒不好,李深浦醫師建議可練習靜坐。他解釋,不論佛學道學要人靜坐不和外界接觸,就如同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很多人認為是在苦修,其實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要比在皇宮生活快樂,靜坐是在極樂世界,享受身體能量的快感,舒服的身體是無重量狀態;李深浦又說道,要有愉快的情緒,不能想太多,心會不安,就會睡不好,身心會不平靜,而肝臟的化學作用得在沒有干擾之下,才能行使得很好;睡得好,精神飽滿,就會很有能量,才能享受人間最快樂的日子。

庚子年不安定 修身養性世界和平

所以,李深浦醫師認為,世人靜坐可以避難,可以調整生命的健康,享受在靜中得氣的快樂,使身體復原。今年是庚子年,在中國人的五行中,庚屬金,依據中醫觀點,陽氣比較弱,在這個不安定的庚子年,希望世界都可以靜下來,在靜坐中能體悟,大家都不要打戰,除了享受無上的快樂之外,要有和平的思想,修身養性使自己快樂,而感染全世界都快樂!

【延伸閱讀】

腸胃不適怎麼辦? 養胃法全公開

你的骨質年齡是幾歲? 老化首要看骨質

眼睛老化不是老年人專利 小心白內障年輕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2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身邊有不少喜歡上健身房運動的朋友,而選擇健身房時,設備、收費和教練素質都很重要。聽友人說他們汐科新台五麥當勞旁有家好客fitness健身房設備不錯,用手機感應進出,裡面有規劃自由重量區、固定器材區、草皮區、有氧區能做各種訓練,非連鎖的健身房免綁年約且有以分鐘計費、30日月費、單次入場方案可自由選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42歲陳姓女教師日前如廁時,劇烈咳嗽,陰道內部居然咳出1團約10公分大小的肉塊組織,模樣有如鐘錘,無法塞入體內。婦科檢查發現為「黏膜下大肌瘤」。醫師提醒,子宮肌瘤多為良性腫瘤,但如合併貧血、頭暈、頻尿,就應該積極就醫。 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指出,子宮肌瘤是女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感染新冠肺炎,不只傷肺,還損及生育能力。德國大學1項最新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病毒可能導致精子細胞死亡,並提高發炎狀況,影響精子品質,降低確診男性的生育力。 據CNN、《太陽報》(THE SUN)等外電報導,這項發表在《生殖》(Reproduction)期刊上的研究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長輩隨著年紀增長,包括口腔及咽喉的肌肉功能、吞嚥協調功能都會隨之衰退,加上舌頭控制力下降,導致一不小心可能喝水喝到一半就咳個不停,甚至吃飯吞了兩口就感到喉嚨卡卡。為了降低長輩嗆咳發生率,花蓮慈院輕安居專科護理師游亞歆分享,不妨可讓長輩嘗試「預防嗆咳七字訣」,有助於改善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