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肩痛求民俗療法 手腳痠、無法行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肩痛求民俗療法 手腳痠 無法行走

60歲的高伯伯長期務農,左邊肩膀總是特別痠痛。曾檢查出頸椎有骨刺,但工作忙碌,沒有好好吃藥、復健。之後聽從鄰居建議尋求民俗療法,竟用力搥打脊椎,治療後手腳痠麻、無法行走,急診診斷為第6頸椎中央脊髓症候群。高伯伯認真吃藥、復健2個月後,總算能自行握筷吃飯。

有骨刺受外力撞擊 造成脊髓損傷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廖黃逸表示,中央脊髓症候群是最常見的不完全脊髓損傷,通常是因本身有骨刺,造成脊椎狹窄,再受到外力撞擊,或是跌倒時脖子過度伸展,造成脊髓損傷。

中央脊髓症候群特點為受傷處位於脊髓中央,而脊髓中央主要控制手的神經,所以通常手部症狀會比腳嚴重。症狀主要為四肢麻木無力,以雙上肢最明顯,還會伴隨雙手刺痛,偶爾影響大小便情況。

經治療與復健 50%病患能行走

治療方式主要維持足夠的血壓和脊髓血液流量,謹慎使用類固醇。若症狀持續惡化,建議及早進行手術,移除骨刺,才能減少神經壓迫,有助神經復原。通常經過妥善治療和復健後,50%的病人可再度自行行走,但上肢恢復能力較差,手部精細動作需較長時間才能恢復。

廖黃逸醫師呼籲,若身體出現異常痠痛,務必與專科醫師諮詢,尋求民俗療法需謹慎,才不會弄巧成拙。中央脊髓症候群症狀治癒率高,只要配合醫囑治療,大多能恢復正常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機器用久了會磨損,關節用多了、用久了一樣會磨損老化。所謂退化性關節炎,即關節面的軟骨磨損、老化而造成疼痛、發炎、關節變形的疾病。若發生在膝關節,剛開始關節附近會痠痛與肌肉變緊,活動或輕壓關節時會痛,接著,剛起床時會覺得關節活動很不靈敏,膝蓋愈來愈疼痛與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打從小孩呱呱墜地開始,身為父母都想給他們最好的照顧。東元綜合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古彥男表示,,餵食問題常是新手爸媽最先要面對的。純母乳哺育永遠是最好的答案,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民國103年的台灣地區,2個月以下小孩的純母乳哺育率為62.3%,6個月以下則為45.8%,...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台灣民眾對吃講究,坊間普遍認為「產地直送最新鮮」,網路上流傳著「喝生乳才新鮮」,營養師劉怡里指出,生乳是指從健康乳牛擠出,經冷卻且未經其他處理的生乳汁,不建議直接販售和飲用的,台大動物科學技術系教授陳明汝建議,選擇採用巴氏殺菌法的鮮乳,才能品嚐到更接近...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長輩常把「小時候胖不是胖」、「胖嘟嘟才可愛」掛嘴邊,但小朋友看起來胖嘟嘟真的就是有福氣嗎?現代的小朋友愛看電視、玩3C,運動量普遍不足,又經常食用炸雞、漢堡、零食、甜點等高熱量食品,身處在致胖的生活環境,有研究指出,看電視的時間每增加1小時,致胖的可能就提高2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