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肩痛求民俗療法 手腳痠、無法行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肩痛求民俗療法 手腳痠 無法行走

60歲的高伯伯長期務農,左邊肩膀總是特別痠痛。曾檢查出頸椎有骨刺,但工作忙碌,沒有好好吃藥、復健。之後聽從鄰居建議尋求民俗療法,竟用力搥打脊椎,治療後手腳痠麻、無法行走,急診診斷為第6頸椎中央脊髓症候群。高伯伯認真吃藥、復健2個月後,總算能自行握筷吃飯。

有骨刺受外力撞擊 造成脊髓損傷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廖黃逸表示,中央脊髓症候群是最常見的不完全脊髓損傷,通常是因本身有骨刺,造成脊椎狹窄,再受到外力撞擊,或是跌倒時脖子過度伸展,造成脊髓損傷。

中央脊髓症候群特點為受傷處位於脊髓中央,而脊髓中央主要控制手的神經,所以通常手部症狀會比腳嚴重。症狀主要為四肢麻木無力,以雙上肢最明顯,還會伴隨雙手刺痛,偶爾影響大小便情況。

經治療與復健 50%病患能行走

治療方式主要維持足夠的血壓和脊髓血液流量,謹慎使用類固醇。若症狀持續惡化,建議及早進行手術,移除骨刺,才能減少神經壓迫,有助神經復原。通常經過妥善治療和復健後,50%的病人可再度自行行走,但上肢恢復能力較差,手部精細動作需較長時間才能恢復。

廖黃逸醫師呼籲,若身體出現異常痠痛,務必與專科醫師諮詢,尋求民俗療法需謹慎,才不會弄巧成拙。中央脊髓症候群症狀治癒率高,只要配合醫囑治療,大多能恢復正常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男性感覺身體疲勞、一動就喘,雖然診出貧血,但服藥半年後效果仍不佳。轉診到血液科門診,終於查出貧血是左側腎臟腫瘤引起,開刀切除腫瘤後才改善。另一名高中女生,入學健康檢查時發現中度貧血,測量血鐵蛋白後診斷為缺鐵性貧血。疑似生理期出血量多、偏食、未適當補充鐵劑造成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45歲的黃先生,多年來飽受氣喘合併鼻竇炎之苦,半夜常睡到一半吸不到氣而中斷睡眠,出門必須戴口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去年進行鼻竇炎手術後,以為可改善症狀,沒想到寒流時氣喘頻頻發作,必須就醫拿藥。最近半年更因呼吸困難,送急診及住院3次,影響工作。抽血檢查發現,黃先生血...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6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人飲食型態普遍未達均衡飲食。高達86%蔬菜、水果攝取不足,豆魚肉蛋類、全穀根莖類及油脂類常有過量情形,早餐若吃燒餅搭配油條,恐怕就已佔了整天熱量攝取的2/3。 蛋、全脂鮮奶可放心適量攝取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一名12歲少女反覆頭痛,就醫看診。少女媽媽表示,女兒從國小六年級開始偶爾頭痛,休息後就緩解。但上國中後常頭痛,有時須請假。少女表示,之前多為前額痛,現偶為側邊頭痛,偶爾想吐、上下樓梯更痛。下午上體育課需至室外,很不舒服,只能到保健室休息。痛起來,有時會連續2至3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