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脊椎手術一旦損及神經恐致癱瘓 新技術可克服

  傳統脊椎手術缺點在於傷口大、出血多,脊椎與肌肉筋膜損傷多、感染率高,術後恢復期長,且置入骨釘有很大風險,位置稍有不對恐導致癱瘓,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公布亞洲第一例ROSA機器人成功案例,改善1名腰椎滑脫的婦人長期腰痠腿麻、走不動的困境。

  該名60歲婦人近1年來,腰痠腳麻症狀越來越嚴重,就醫檢查結果為腰椎第4、第5節滑脫合併神經壓迫。症狀嚴重時,神經遭受嚴重壓迫,走路時間歇性跛行且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嚴重者恐將下肢癱瘓,無法自行排尿,生活無法自理。

  在治療方面,腰椎滑脫的病人經腰部核磁共振檢查確診後,如對藥物及復健治療效果不佳,一般建議考慮手術,希望幫腰椎神經減壓,以及重建腰椎穩定性。由於人體的脊椎充滿著複雜神經與血管,對於醫師來說是重大考驗,而傳統的脊椎手術因傷口較大、恢復期長、感染率高,加上病人擔心後遺症,因此,手術意願普遍較低。

  近年來,脊椎手術發展至微創,例如,「腰椎神經減壓併骨融合手術」,採微創手術移除壓迫神經的骨刺及椎間盤,達到神經減壓再置入椎間融合器及骨釘,重建腰椎的穩定性。林乾閔指出,在ROSA spine機器人手臂協助下,術前擬定骨釘置入的最佳位置,手術中,藉由機器人手臂精準地定位骨釘置入的路徑及位置,避免因骨釘錯置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

  林乾閔說明,ROSA機器人手臂導航系統適用於脊椎疾病,包括脊椎減壓手術、椎間盤部分摘除、脊椎畸形、脊椎腫瘤、脊椎骨融合手術等等,提供完善且安全性高的微創治療,該名婦人術後恢復順利,持續接受復健中。

相關推薦

大專校院將於9月中下旬開學,教育部今日公布110學年度防疫指引,實體授課方面,必須符合室內80人以下、固定座位、佩戴口罩、上課期間禁止飲食等條件,否則採線上授課;課程以外之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則為室內80人、室外300人,若超額須提報防疫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實施。教育部今日發新聞稿表示,因應國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從事科技業年輕男性,因為牙齒一直沒有出現大問題,加上工作忙碌一直沒有到牙醫診所定期檢查,直到有一天牙痛到受不了,才臨時掛號求診。檢查發現原來是牙齒斷裂,同時發現蛀牙率很高,醫師最後規劃出完整治療計畫,不但解決疼痛,還同時恢復咬合功能和美觀,透過舒眠植牙減緩病人對於...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新北幼兒園聚群事件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9/7)表示,如果新北疫情未能控制,不排除全國重新升級至三級警戒。 PTT網友對此熱議,稱「機師又解套了 偉哉DPP」、「講得自己好像是局外人」、「又是全台陪新北坐牢了」、「幼稚園扛起來」。 而陳時中直接定調「新北疫...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新北幼兒園群聚擴大,目前感染源仍不明,台北市議員游淑慧今天(9/7)在臉書表示,最無助的是25到45歲的年輕父母小家庭,因這個年齡層父母,很多根本還沒輪到第一劑疫苗,而他們的小孩可能都是12歲以下,也無法施打疫苗,「這個才可怕」。 游淑慧說,這樣的家庭最弱勢,幾乎是毫無防護力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