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脊椎手術一旦損及神經恐致癱瘓 新技術可克服

  傳統脊椎手術缺點在於傷口大、出血多,脊椎與肌肉筋膜損傷多、感染率高,術後恢復期長,且置入骨釘有很大風險,位置稍有不對恐導致癱瘓,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公布亞洲第一例ROSA機器人成功案例,改善1名腰椎滑脫的婦人長期腰痠腿麻、走不動的困境。

  該名60歲婦人近1年來,腰痠腳麻症狀越來越嚴重,就醫檢查結果為腰椎第4、第5節滑脫合併神經壓迫。症狀嚴重時,神經遭受嚴重壓迫,走路時間歇性跛行且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嚴重者恐將下肢癱瘓,無法自行排尿,生活無法自理。

  在治療方面,腰椎滑脫的病人經腰部核磁共振檢查確診後,如對藥物及復健治療效果不佳,一般建議考慮手術,希望幫腰椎神經減壓,以及重建腰椎穩定性。由於人體的脊椎充滿著複雜神經與血管,對於醫師來說是重大考驗,而傳統的脊椎手術因傷口較大、恢復期長、感染率高,加上病人擔心後遺症,因此,手術意願普遍較低。

  近年來,脊椎手術發展至微創,例如,「腰椎神經減壓併骨融合手術」,採微創手術移除壓迫神經的骨刺及椎間盤,達到神經減壓再置入椎間融合器及骨釘,重建腰椎的穩定性。林乾閔指出,在ROSA spine機器人手臂協助下,術前擬定骨釘置入的最佳位置,手術中,藉由機器人手臂精準地定位骨釘置入的路徑及位置,避免因骨釘錯置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

  林乾閔說明,ROSA機器人手臂導航系統適用於脊椎疾病,包括脊椎減壓手術、椎間盤部分摘除、脊椎畸形、脊椎腫瘤、脊椎骨融合手術等等,提供完善且安全性高的微創治療,該名婦人術後恢復順利,持續接受復健中。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般老百姓盼不到疫苗可打,各地方卻屢傳政治人物插隊、診所偷跑的離譜案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9)日上午祭出法條,揚言針對台北市好心肝診所涉讓一般民眾偷跑先打疫苗一事,高喊可開罰最重200萬,那麼其他政治人物要罰不罰?陳時中下午給了答案「法就在這,違法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捐贈台灣的124萬劑AZ疫苗,預計6月12日完成檢驗封緘後,分階段陸續配送至各地,關鍵的7類接種對象優先順序今(9)日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善如流,拍板同時開放「第一類至第三類尚未接種第一劑疫苗者」、「住宿式長照機構工作人員及住民」、「洗腎患者」及「75歲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才在立法院臨時會院會上,面對立委不斷逼問何時才有居家快篩試劑時,罕見動怒,脫口而出「他們要進口啊,沒進口我們要審啥毀啦(審查什麼)?」。食藥署今(9)日公布最新進度,真的有2家業者來申請專案輸入國外的居家快篩產品了。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簡任技正林...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升溫,目前累計死亡人數已達308例,近期也爆出醫護人員的離職潮,對此民眾黨立法委員蔡壁如今天在立院質詢時希望蘇貞昌能保護醫護人員的權益及安全,提出三點,包含醫護人員的防疫津貼、防疫保險、落實執行第五類傳染病治喪病的補助辦法,蘇貞昌也允諾表示,將會加強落實對醫護人員安全上、保護上的部分。蔡壁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