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腋下摸到腫塊別輕忽! 乳癌徵兆未必出現在乳房

腋下摸到腫塊別輕忽! 乳癌徵兆未必出現在乳房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癌症逐漸年輕化,除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也要定期自我篩檢,尤其女性在月經過後1至2星期內就可以自我觸診乳房方式,若無月經者同樣每月可固定選一天自我觸診,若摸到不確定的硬塊時,應盡快就醫檢查。衛福部樂生醫院乳房外科王志堂醫師指出,雖小腫瘤不見得能觸診到,但定期自我觸診卻能查覺乳房細微的變化,以便早期發現異狀。

39歲女左腋下腫痛 竟是左側乳癌惹禍

臨床上,一名39歲女性,近來因左腋下腫痛就醫,經醫師觸診時發現左腋下有多顆1至2公分腫大的腫塊,進一步進行乳房超音波檢查,確診左腋下有多顆約1至2公分淋巴結。王志堂醫師表示,因懷疑為乳癌,進而採組織切片,確診為左側乳癌,且癌細胞轉移到腋下淋巴結,所幸經手術治療及化療後,恢復良好。

乳癌年輕化 不滿40歲患者高達14.8

在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四千人罹患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平均年齡層為55歲,但隨著癌症年輕化,45歲以下的女性乳癌患者占32%,甚至不滿40歲女性患者也高達14.8%;王志堂醫師解釋,乳癌並非會先在乳房摸到乳塊,主要因乳癌細胞是由乳房細胞多個基因片段產生變異產生,這些基因片段的變異,就容易促使癌細胞在乳癌還很小或摸不到時,產生轉移。

定期乳癌檢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一旦原發的乳癌腫瘤癌細胞脫落原發腫瘤,隨著血液或淋巴液擴散到其他地方,就是轉移現象。王志堂醫師強調,若為45歲至69歲婦女可接受健保提供的每二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尤其若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則建議提前至40歲,若自我觸診時,摸到不確定的硬塊,也應盡快尋求醫師協助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陣容再升級!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啟動 全臺最大「生醫新創加速基地」

精卵互斥導致她不孕9年 中醫助她喜獲麟兒

台灣製藥團隊!抗疫期間藥品不中斷 民眾用藥堅強後盾

聽損兒的聽語療育要趁早 醫:6個月大前積極復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華人家庭中,結婚從來不是只有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每個人都有進到新環境的經驗,不論是入學或是就職,都需要與一群人從不認識到逐漸熟悉,婚姻何嘗不是如此,一個家庭新成員要與這個家庭裡的固有成員,從不熟悉到熟悉,甚至可能要同住生活,這關係超越了一般同學、同事相處的程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彰化報導】57歲男子左吉安,去年12月初於北斗夜市準備擺攤時,突然失去了生命徵象,熱心的長榮林姓女護生及其父親林各聲先生當下進行CPR(心肺復甦術),消防隊救護車人員接手急救與電擊,再前往北斗卓醫院插管後,隨即轉到彰化、雲林、南投唯一的醫學中心彰化基督教醫院(簡稱彰基)急診,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呃……我就是上課中,嗯!在安靜的,嗯!時候啊,也會嗯!發出一點這樣嗯!的聲音嗯!醫生你看的出來嗯!很明顯吧嗯!啊同學都會一直學我,害我不嗯!知道怎麼嗯!辦才好。」下午最後一個病患,是滿臉焦慮的6年級小男生,因為妥瑞氏症的原因,一邊眨眼,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竹臺大分院與觸控顯示及智能感測的整合專家聯手進行智能感測的臨床運用與互動顯示技術等智慧醫療合作計畫,預計將3D光學感測與觸控顯示之技術應用於醫院的檢查室、手術室、急診區、門診區、行政辦公區與復健病房等區域,以零接觸的方式,有效提升門禁安全、降低醫院內傳染風險、降低病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