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腳部起水泡超難受 預防水泡有五招

腳部起水泡超難受 預防水泡有五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買了新鞋子磨腳、長時間運動後,脫下鞋發現長出腫腫的水泡,走起路來特別疼痛,小水泡該怎麼預防呢?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穿著不合腳的鞋子、過度摩擦肌膚、穿新鞋子咬腳等都是導致水泡的常見原因,為了能預防水泡的生長,足部專家Georgeanne Botek提供五種方法,遠離水泡的紅腫痛。

保持表面乾爽 預防小水泡新生

1. 保持皮膚乾燥:Botek說,如果出汗太多會增加起水泡的機會,保持足部透氣及乾爽很重要。

2. 穿排汗襪與合腳鞋子:為了預防水泡的產生,特別要進行大量的流汗運動,穿雙吸濕排汗襪,以減少皮膚表面的摩擦,而通常舊款的鞋子比新款更加柔軟舒適。

3. 使用乾燥粉末:因為流汗太多容易起水泡,運動前可塗抹些乾燥劑或滑石粉來維持表面乾燥。

4. 塗抹凡士林舒緩:新鞋經常咬腳,可以在容易紅腫處貼上膠帶或是塗抹凡士林保護皮膚不受傷。

5. 適當保護措施:進行體力活動或搬重物時,請戴上手套,若是洗手後記得要用毛巾擦乾雙手,預防水泡再生,一旦有紅腫疼痛、流膿、腫脹、劇痛等症狀,應立即停止活動。

留意感染跡象 避免傷口惡化    

除了過度摩擦引起的水泡外,諸如輕微燒傷、皮膚傷口擠壓也會引起水泡。Botek博士說,只要不疼痛,原則上不要擠壓它,假如太疼痛應從水泡的側邊打開,而非從中心處著手,保持完整。

若是水泡中的液體呈現透明代表無菌水泡,白色或乳黃色的液體則是感染的標誌。Botek提醒皮膚若有紅腫、水泡惡化等不舒服正是感染的跡象。另有糖尿病,例如感覺喪失、血液循環不良等危險因素,很有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傷口。如果上述情况加重,應儘速求診治療,以免傷口惡化。

參考資料:

5 Ways to Avoid Blisters and the Best Way to Treat Them

【延伸閱讀】

莫輕忽遭輾壓傷口 出現水泡和黑班時快就醫清創

吃幾口就飽當心是「肝水泡」! 如何治療一次看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有個女學員,是一個鋼琴老師,她的曲子非常的優美動聽,就是不愛抬頭,因為怕讓別人看到她的臉,滿臉的紅疙瘩,使她很沒有自信。 這天下課終於鼓足勇氣來找到我,說:老師,常聽您的節目,對照著您講的症狀,我感覺我的問題屬於體濕,我說你怎麼會認為體濕呢? 她就把自己的症狀說了一遍:身體總是容易起濕疹,舌苔發黃...

閱讀詳情 »

清洗新鮮的血漬 將染血衣物放在冷水下漂洗。這是最容易洗凈血漬的方法,你越早發現衣物上染了血,這個方法就越有效。[1]如果是地毯、床墊或者其他無法漂洗的大件傢具上染了血,那麼使用乾淨的抹布或海綿擦洗。千萬不要用熱水——那只會讓血漬更頑固地留在衣物纖維上。   &nb...

閱讀詳情 »

枕邊放生薑讓你睡得香   如果你常常失眠廚房中有一些調料對治失眠有很大的幫助,物別是洋蔥和生薑的氣味有安神的作用。將15克左右的生薑切碎,用紗布包裹置於枕邊,聞其芳香氣味,便可安然入睡。或取洋蔥適量,洗鬩,搗爛,置於小瓶內蓋好。睡前稍開蓋,聞其氣味,10分鐘後即可入睡。這兩種方法一般在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