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保安康,從腸計議

文/陳邦基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科教授、顧問醫師)

 

 欣聞《大家健康》雜誌,繼《養好胃,身體自然變年輕!》之出版頗受佳評後,姊妹書《護好腸,健康從裡美到外!》一書亦將問世。對於重視胃腸保健養生的讀者們,真是大好消息。從此不僅能「養好胃」,也能「護好腸」了。

 

 人體腸道包括小腸(6~7公尺長)及大腸(1.2~1.5公尺)。生理機能包括分泌消化液、消化吸收代謝、糞便排泄作用、防護免疫作用(人體70%免疫細胞存在腸道)。腸道住滿浩瀚巨量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黴菌、原蟲、寄生蟲。單就細菌而言,數量就高達百兆以上,種類千百種,重量在一公斤之上。腸道細菌對人而言,有好(益菌、共生菌,占10~20%),有壞(害菌、致病菌,占20%)及不好不壞也可變好或變壞的中間菌(伺機菌、中性菌,占60~70%)。

 

 好菌的發酵作用,對人有利。壞菌的腐敗作用,會產生毒性代謝物,有惡臭,引人致病、老化、甚至癌變。中間菌則視何者占上風而靠攏變成好菌或壞菌,故有條件致病菌之稱。

 

 健康時,腸道共生菌與人體和平相處、共生互利。一旦菌群生態失衡(dysbiosis),害菌壓過益菌,會導致宿主發炎,生病。腸道菌與腸、腦形成「菌—腸—腦軸」,調控全身之神經傳導、內分泌、生理代謝免疫功能,因而與全身各種疾病皆有關聯。

 

能夠改善腸道微生物群(gut microbiota),產生對人體有利作用者,包括:

 

  1. 益生菌(probiotics):以乳酸菌為代表,含乳酸桿菌、雙歧桿菌、酵母菌、腸球菌、鏈球菌等。屬於適量補充有益宿主健康之微生物。

 

  1. 益菌生(prebiotics 益生元、益菌素):含寡糖、膳食纖維(水溶性及非水溶性)、部分中草藥。透過飲食補充,可增加腸內益菌生長,具養菌作用。尤其寡糖,有利好菌生長。

 

  1. 合生元(synbiotics):指益生菌和益菌生的組合製劑,可發揮益生菌的活性,又可選擇性地增加菌種數量,使益生菌作用更顯著持久。

 

  1. 益生素(biogenics):為萃取多種共生乳酸菌分泌物及菌體物質成分之製劑。

 

  1. 益生源素(probiogenics):指兼具合生元及益生素作用者。

 

腸道保健調養之道,包括:

 

  1. 飲食:宜多素少葷,因益菌是素食者,而害菌多葷食者。日食三蔬二果,細嚼慢嚥,七分飽,因食物酵素不耐熱,可生熟各半。

 

  1. 改善腸道機能:可補充益生菌,酵素,植化素。每日喝水1500西西以上,排便1~2次(每星期不少於3次),充分休息及睡眠(日睡6~7小時,晚上11點後關燈入睡,午睡不超過半小時)。運動方面,每日步行千萬步。注意保暖,維持體溫36.5~37.5度之間,不濫用藥物。

 

  1. 提升免疫力:知足常樂,笑口常開,心存善念與感恩,正面思考,自然紓壓。

 

  1. 營養充足:七大營養素要均衡攝取,食物以少量、多樣,少加工食品,在地,當季,新鮮為考量。

 

 可從糞便及腸氣(屁)兩方面來判定腸道是否健康。正常便便含七八成水分,軟硬適中,呈香蕉或牙膏狀,金黃色或褐土黄色。每日200公克,一次排出2~3條,可在2~10分鐘內

 排完。每週最好不少於3次排便,而腸氣則每天排出5~10次。若腸氣有臭味,是壞菌腐敗後產生之氣體,多食葷食後常會出現,建議多素少葷。

 

 本書針對腸道功能,各種機能性及器質性病變,做了介紹,也有從營養學及中醫觀點來探討如何照顧腸道,值得當作常備的案頭書。如果你(妳)已有「養好胃」一書,更不能錯失「護好腸」這本好書。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No.128)文/陳德福2015年的八仙塵爆意外震驚社會,各界究責檢討,修改地方自治條例,盼望能杜絕日後再次發生類似意外的可能性,然而遭遇燒燙傷後的復健之路相當漫長,外貌也大多會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痕,該如何治療並陪伴傷患重新建立希望,也是一大重要課題。哪些原因會造成燒燙傷?除了一般常見火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46歲的林小姐,生活作息規律,攝取足量蔬菜,油炸不沾。以往血脂檢驗數值正常,但最近半年血脂開始偏高,想藉運動改善,但總膽固醇仍上升。進一步檢查,發現林小姐過去曾有水腫、怕冷、疲倦症狀,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低下,經過甲狀腺素補充治療後,血脂已經改善。好發中年、產後婦女、甲狀腺曾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手無法正常舉起或覺得卡卡時得注意了,可能是旋轉肌破裂所導致。一名男子因右邊肩膀痛到無法舉高、痠軟無力,連睡覺翻身壓到肩膀還會痛醒,於是前往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肩膀的旋轉肌破裂,經由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林敬興以微創關節鏡手術後,終於讓他順利擺脫疼痛之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老師,可以在學校種好吃的草莓跟葡萄嗎?」盲生的小小心願,在台灣拜耳公益助力下獲得實現!臺中市私立惠明盲校舉辦「草莓傳愛・希望飛揚 惠明農園開幕暨農趣樂活日」活動,慶祝校內首度打造的「希望農園」啟用,並特別邀請苗栗縣東興國民小學41位師生到校參訪,一起種草莓、玩闖關遊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