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道會老化下垂,釀便祕、腹痛?醫師這樣說...

什麼?不只皮膚會鬆弛下垂,腸道也會老化下垂?近來,網路興起一新說法提到:「女性朋友因肌力普遍較弱,所以一旦年紀增長,肌肉鬆弛便容易出現『腸下垂』症狀,導致便祕、腹痛纏身。」引起網友熱議。到底什麼是「腸下垂」、腸子真的會下垂嗎?又該如何預防?就讓我們聽專家怎麼說!

腸道會老化下垂,釀便祕 腹痛?醫師這樣說...

腸道下垂真有其事?2發生部位、成因大不同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樞鴻醫師表示,醫學上確實有腸道下垂(腸下垂)一詞。事實上,人體的腸道結構相當複雜,除了居中的橫結腸外,又可分為右大腸(升結腸、盲腸)、左大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兩大部分。而所謂的腸道下垂則多半發生於橫結腸與直腸2區塊,且兩者成因也大不相同。

腸道會老化下垂,釀便祕 腹痛?醫師這樣說...

人體的腸道結構相當複雜,除了居中的橫結腸外,又可分為右大腸(升結腸、盲腸)、左大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兩大部分。

●橫結腸下垂:

臨床上,橫結腸下垂多見於體型高瘦的女性。為何瘦子容易有這樣的問題?關鍵就在於橫結腸的構造,就像是一條左右懸吊於人體腹腔中的粗麻繩。如果麻繩左右兩端距離夠寬,向外拉後變能使其保持維持平直。

可是,一旦人體體型過於消瘦,腹腔空間變小(左右兩端距離縮短)時,麻繩(橫結腸)在缺乏適度空間及兩側力量牽引下,便容易變得鬆軟、下垂。而在此情況下,橫結腸的蠕動速率也會受到干擾,逐漸趨緩、變慢,腸道內的食物殘渣自然難以順利排出,於是就容易使惱人的腹脹、便祕問題找上門。

腸道會老化下垂,釀便祕 腹痛?醫師這樣說...

一般來說以上2者可能引起的腹脹、便祕症狀,多可以透過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讓排便更順暢。

●直腸下垂(脫垂):

主要成因為老化、先天性括約肌結構異常、經產婦(60歲以上的多產婦人較常見)、不當外力等因素,造成人體骨盆腔底肌的肌肉群鬆弛、無力,無法固定直腸;進而導致其向下脫垂,形成彷彿單孔望遠鏡般的狀態、阻塞腸道。長期下來,便容易引起便祕、解便困難等不適症狀發生。

有腸下垂別驚慌 醫師: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助改善

不過,陳樞鴻醫師也提到,即使醫學上真的有腸道下垂(腸下垂)現象,但是,民眾也不必聽到腸下垂一詞就過度驚慌!除了上述提到的橫結腸下垂、直腸下垂(脫垂)發生率並不高外,最重要的是,除非是嚴重的直腸脫垂,且伴隨有失禁問題者,需要考量藥物、手術治療的必要。不然,一般來說,以上2者可能引起的腹脹、便祕症狀,多可以透過均衡飲食,以及適度運動,例如,游泳、快走等負擔小的運動,來促進腸道蠕動,讓排便更順暢,所以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可怕。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577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打造安全醫美新時代來臨!針對削骨手術、拉皮手術;面部整形、鼻整形手術、乳房整形、義乳植入手術、各部位抽脂和腹部整形手術等八大類高風險醫美手術,衛福部表示將嚴格規定與審核執行醫療機構及醫療人員的資格條件。衛福部目前僅核准168家醫療機構,扣除7家醫院體系,台北市竟只有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蔡小姐睡醒後感到無力、肌肉痛,早上起床更是全身癱軟、無法下床,「簡直就跟鬼壓床一樣」,嚇得家人緊急將她送往急診,抽血檢查發現為低血鉀所致,經緊急施打鉀離子數小時後,蔡小姐四肢肌肉力量恢復,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進一步檢查發現,抽血發現鉀離子濃度僅1.8...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這是9年來,我第一次看見原鄉肝病防治的曙光!」高雄市桃源區衛生所所長邱孟肇分享,桃源區C肝盛行率高,曾有一個家庭,父親已經因肝癌過世,留下母子3人。因小兒子罹患肺結核時,受到衛生所細心關懷感動,放心讓團隊篩檢,發現母親和小兒子都有C型肝炎。接受健保給付C肝全口服新藥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看診時,常常聽到病人說:「這個痛已經很久了,原本想說休息一陣子就會自己好起來,所以就沒有看醫生,也沒有接受治療⋯⋯但過了幾個月下來,發現根本沒有好,所以『只好』來看醫生了。」從病人的說法中可以聽得出來,他並非不想儘早治療,而是無法儘早發現一個事實:「這不是單純的運動後痠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