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道會老化下垂,釀便祕、腹痛?醫師這樣說...

什麼?不只皮膚會鬆弛下垂,腸道也會老化下垂?近來,網路興起一新說法提到:「女性朋友因肌力普遍較弱,所以一旦年紀增長,肌肉鬆弛便容易出現『腸下垂』症狀,導致便祕、腹痛纏身。」引起網友熱議。到底什麼是「腸下垂」、腸子真的會下垂嗎?又該如何預防?就讓我們聽專家怎麼說!

腸道會老化下垂,釀便祕 腹痛?醫師這樣說...

腸道下垂真有其事?2發生部位、成因大不同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樞鴻醫師表示,醫學上確實有腸道下垂(腸下垂)一詞。事實上,人體的腸道結構相當複雜,除了居中的橫結腸外,又可分為右大腸(升結腸、盲腸)、左大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兩大部分。而所謂的腸道下垂則多半發生於橫結腸與直腸2區塊,且兩者成因也大不相同。

腸道會老化下垂,釀便祕 腹痛?醫師這樣說...

人體的腸道結構相當複雜,除了居中的橫結腸外,又可分為右大腸(升結腸、盲腸)、左大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兩大部分。

●橫結腸下垂:

臨床上,橫結腸下垂多見於體型高瘦的女性。為何瘦子容易有這樣的問題?關鍵就在於橫結腸的構造,就像是一條左右懸吊於人體腹腔中的粗麻繩。如果麻繩左右兩端距離夠寬,向外拉後變能使其保持維持平直。

可是,一旦人體體型過於消瘦,腹腔空間變小(左右兩端距離縮短)時,麻繩(橫結腸)在缺乏適度空間及兩側力量牽引下,便容易變得鬆軟、下垂。而在此情況下,橫結腸的蠕動速率也會受到干擾,逐漸趨緩、變慢,腸道內的食物殘渣自然難以順利排出,於是就容易使惱人的腹脹、便祕問題找上門。

腸道會老化下垂,釀便祕 腹痛?醫師這樣說...

一般來說以上2者可能引起的腹脹、便祕症狀,多可以透過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讓排便更順暢。

●直腸下垂(脫垂):

主要成因為老化、先天性括約肌結構異常、經產婦(60歲以上的多產婦人較常見)、不當外力等因素,造成人體骨盆腔底肌的肌肉群鬆弛、無力,無法固定直腸;進而導致其向下脫垂,形成彷彿單孔望遠鏡般的狀態、阻塞腸道。長期下來,便容易引起便祕、解便困難等不適症狀發生。

有腸下垂別驚慌 醫師: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助改善

不過,陳樞鴻醫師也提到,即使醫學上真的有腸道下垂(腸下垂)現象,但是,民眾也不必聽到腸下垂一詞就過度驚慌!除了上述提到的橫結腸下垂、直腸下垂(脫垂)發生率並不高外,最重要的是,除非是嚴重的直腸脫垂,且伴隨有失禁問題者,需要考量藥物、手術治療的必要。不然,一般來說,以上2者可能引起的腹脹、便祕症狀,多可以透過均衡飲食,以及適度運動,例如,游泳、快走等負擔小的運動,來促進腸道蠕動,讓排便更順暢,所以沒有想像中的這麼可怕。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577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統計,去年上半年,藥物濫用相關致死案件有263例,其中混用多種毒品致死案件數達245例,顯示混用毒品情況越趨嚴重。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數據顯示,97年至106 年,我國共檢出130種新興毒品,其中比例最多為42種合成卡西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05年至107年9月期間,北市醫療院所通報滋擾妨礙案件共計185件,其中醫學中心100件、區域醫院77件及其他醫療院所8件,經調查後認涉違反醫療法第24條第2項規定「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以行為暴力致生危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2例國外群聚感染瘧疾事件,上月10日至23日,北部12名某大學師生赴非洲烏干達進行社會服務,其中2名女大學生,返國後分別在本月4日及6日,出現發燒、寒顫、噁心、嘔吐等症狀,經通報檢驗,確診為感染熱帶瘧,目前住院治療中,但2人症狀均已改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真的好久沒呼吸到新鮮空氣! 斐濟一名47歲男性,因長期鼻竇炎導致6.2公分鼻息肉塞滿鼻腔,不僅有鼻蓄膿、口臭、頭痛等症狀,且完全無法用鼻呼吸,生活甚為困擾,加上其體重逾百公斤,又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合併症,大幅增加手術風險;國泰醫療團送愛至斐濟,以專業醫療技術,輔以微創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