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腔鏡手術治小兒疝氣 併發症少恢復快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卻出現疝氣,往往令家長非常憂心;其實,目前已經可以使用腹腔鏡手術來治療小兒疝氣。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蘇家震表示,腹腔鏡手術治療小兒疝氣,不但併發症少、恢復快,

而且還能同時修補對側疝氣。

蘇家震醫師指出,小兒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發生併發症的機率要小於萬分之一,而且術後恢復快、傷口也較美觀,日後復發機率,大約僅百分之一,堪稱是相當安全的手術;此外,由於腹腔鏡手術能同時修補對側疝氣,能夠一次解決兩側的疝氣問題,日後可免去再挨一刀,使得整體滿意度,要優於傳統手術。

蘇家震醫師進一步指出,第11屆世界腹腔鏡外科會議中,就有專家發表小兒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的相關報告,即已證實腹腔鏡手術的安全性。

不過,由於小兒疝氣手術無論是傳統手術或是腹腔鏡手術,都要進行全身麻醉;所以,蘇家震醫師建議,小朋友出現疝氣,最好是在6個月大以後再來手術即可,因為延遲治療可降低麻醉的風險,至於6個月大之前的期間,只要多觀察,有異樣的時候再趕快送急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47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定期一年一抹 守護女性健康小芳(化名)37歲,努力工作打拼,養育兩子,美滿生活才開始起步,卻因一年前陰道不正常出血、異常分泌物、腹痛就醫而變調,經由子宮頸抹片及切片檢查竟罹患子宮頸癌,得知罹癌後,一時無法接受,口中不斷喃喃說道:「怎麼會是我?」,在醫護人員勸說下才願意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久坐可能無法紓壓,甚至越坐越憂鬱。一篇2017年7月刊載於《大家健康雜誌》的研究發現,長時間久坐,可能造成較低主觀幸福感,憂鬱風險也會增加。輕度運動 可以讓人感到幸福這項研究對象為419位健康成人,研究工具包括客觀的體能活動技術(加速度計)和主觀的幸福感評估問卷(問卷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9歲的林先生4年前因好奇濫用K他命,成癮後每天使用,有時混合香菸、有時直接鼻子吸食。去年出現頻尿及下腹痛的症狀,一天排尿超過30次,甚至開始包尿布。經過台北慈濟醫院醫療部主任、泌尿科楊緒棣醫師診斷,林先生的膀胱已嚴重萎縮,容量只剩32cc,若不積極治療恐怕惡化至洗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目前針對乳癌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化療、放療及標靶藥物,並且會根據乳癌雌性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以及Her-2表面抗原的染色,做為治療乳癌的依據。然而,由於ER、PR及Her-2皆為陰性的三陰性乳癌,在接受手術切除、化療、放療及標靶藥物後,就沒有藥物接續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