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蓋再痛也要穿? 談高跟鞋的吸引力

膝蓋再痛也要穿? 談高跟鞋的吸引力

(醫美時尚​No.126)

撰文/劉育瑞.整理/高芷瑩

高跟鞋配上紅地毯,似乎是好萊塢女星的必經之路。女性穿高跟鞋廣泛被認為是正式、高雅的象徵。但也有很多女性對高跟鞋恨得牙癢癢,好萊塢女星珍妮佛勞倫斯稱高跟鞋為「撒旦的鞋子」;《慾望城市》女主角莎拉潔西卡帕克則被醫師警告不得再穿高跟鞋;華航空姐更曾為了抵制7公分的制服高跟鞋走上街頭。就讓我們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高跟鞋對膝蓋的傷害,下次買鞋時就知道該如何買才能更適合自己囉!

高跟鞋真的能增加吸引力嗎?

即使高跟鞋讓人叫苦連天,好萊塢也興起一股反高跟鞋勢力,它彷彿還是有讓人難以抗拒的魔力。有沒有實驗能驗證高跟鞋真的能改變旁人的行為呢?

法國南布列塔尼大學設計了一項實驗,讓女性穿著不同高度的鞋子(0、5、9公分)走在路上,假裝不經意遺落手套,統計不同高度的鞋子影響路人幫忙的意願。結果顯示,穿著越高跟鞋子的女性確實越容易得到路人的幫忙,但這個差異只在男性路人身上看到,對女性路人的幫忙意願則沒有影響。

穿高跟鞋會對腿部產生哪些傷害?

是否曾在穿高跟鞋時覺得腳站不直?或是感覺穿高跟鞋走路大腿特別痠痛?小心這些因素讓膝關節壓力增加,導致相應的軟骨受傷機率也隨之上升。

軟骨受傷是膝蓋疼痛最常見的原因,膝軟骨受傷造成的髕骨軟化、髕骨外翻、髕骨周圍底下疼痛都包含在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PFPS)中。如果髕骨軟骨以及髕骨下方的滑車軟骨磨損,還會造成上下樓梯時,膝蓋出現疼痛和無力感,嚴重者還會有腫脹和僵硬的現象。如果出現這樣的症狀千萬別覺得孤單,據統計每4位到骨科就診的病患中,就有1人患有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而其中尤其以女性居多。55歲以上的英國女性中,每3人就有1人可以在X光上看出嚴重的髕骨軟骨磨損,這都是長期累積所導致的結果。

高跟鞋為什麼會增加髕骨軟化的情形呢?

美國南加大一份研究中,將高跟鞋的高度分為低跟(1.27公分)、中跟(6.35公分)、高跟(9.35公分),再讓平均25歲的年輕女性穿著不同高度的高跟鞋以正常步伐走路,測量膝關節中髕骨股骨間的壓力。測量結果發現壓力指數分別是高跟3.6MPa、中跟2.6MPa、低跟1.9MPa,當女性穿高跟的鞋子走路時,膝關節壓力是穿低跟的2倍左右,而穿中跟時的壓力則幾乎是低跟的1.5倍。另外也發現,高跟的鞋子明顯增加大腿股四頭肌的緊度,同時讓髕骨摩擦下方滑車軟骨的面積加大。論文中同時指出,如果以越快的速度走路,高跟和低跟的差異將更加明顯。而膝關節彎曲度則是高跟26度、中跟22度、低跟16度,也就是說,鞋跟越高,走路時膝蓋越彎曲。

幾乎可以說,穿高跟鞋走路承受的壓力就如同被罰半蹲,如果小朋友被老師體罰半蹲同時拿課本跑操場,相信家長一定會相當生氣。而我每每看到上班族小姐們穿高跟鞋在街上奔馳,也不禁為她們的膝蓋捏一把冷汗。 


膝蓋再痛也要穿? 談高跟鞋的吸引力

↠ ↠ ↠ 高跟鞋該怎麼穿? ↞ ↞ ↞

1〉輪流穿著不同高度的鞋

軟骨最怕重複磨損同一個地方,因為缺乏微血管,天然再生能力很薄弱,而固定的高度會讓軟骨的同一點不斷摩擦。除了擁有高跟(9公分)的鞋子以外,一定還要輪流穿著以低跟(1~2公分)和中跟(5公分)為主的組合,讓軟骨可以得到休息。

2〉步伐一定要小

研究顯示,步伐變小是高跟鞋增加女性吸引力的主因。如果步伐越大,膝關節壓力越大,股四頭肌張力也越強。市面上越來越多寬底的高跟鞋,雖然走起來更穩固,但一不注意會讓步伐也跟著加大,造成更加彎曲的膝蓋,也更難維持腰部和胸部的正確姿勢,不只造成膝關節磨損,還會增加脊椎側彎的風險。

3〉不要放棄找尋真正舒適的鞋子

如果曾經看過因為長期穿不合適高跟鞋而造成的拇趾外翻、黑指甲、膝蓋退化,就知道選購舒適又適合自己的鞋子,是一筆不能省的開銷。近年來許多知名品牌都開始主打好穿又漂亮的草編鞋,也是看準女性追求健康的新趨勢,因此女性朋友們一定要有耐心,多看各種材質款式的鞋再選購。

膝蓋已經因為常穿高跟鞋而開始痠痛怎麼辦?

A. 運動勤練股四頭肌 

股四頭肌是大腿前面肌肉的總稱,股四頭肌越強壯,髕骨在滑動時能像吊鋼索一樣懸浮著移動,減少摩擦受損的機會。正確的運動訓練不僅讓股四頭肌變強,小腿也會因為負荷減輕而不容易變蘿蔔腿喔。

B. 注射PRP(血小板濃厚血漿)或生長因子幫助修復 

膝蓋本身血液供應不良,修復緩慢,加上難以完全休息。很可能演變為慢性發炎,靠止痛藥治標反而阻礙康復的機會,這時候可利用PRP等最新的生長因子療程將發炎控制,並刺激創造適合修復的環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1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在本土電視劇「台灣霹靂火」中,飾演「劉文聰」而一度爆紅的演員秦楊,8月14日凌晨3時,疑似酒後與人打架,頭破血流,倒在路邊。在消防隊就醫途中,躺在擔架上的秦楊不斷揮拳,導致消防隊員下體受傷。(圖片來源/取自網路)救護人員忍痛先將他送至國泰醫院處理,等後勤務結束,至仁愛醫院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國內青少年怎麼利用自己的休閒時間?兒盟最新調查發現,高達7成8放假最常休閒的地方都在家裡,每5個青少年就有1個不滿自己的休閒生活!原因包括7成2父母認為讀書比休閒重要、5成5找不到適合休閒場所,以及4成4認為沒有人陪伴。兒童福利聯盟針對全台國中生,共1067名,進行「20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口吃即早治療可痊癒!據統計,國內約有20萬人有口吃困擾,其中孩童是成人4倍。根據美國口吃基金會指出,口吃者早期接受治療,有7成5至8成的口吃者能痊癒,只有1%會變成慢性口吃。醫師建議,若父母發現孩子說話不流暢的時間超過6個月,建議尋求語言治療師協助,16歲前積極治療,治癒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隨著平版電腦、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的流行,已衍生出許多疾病;復健科醫師發現,門診中有3成肩頸痠痛的病人,幾乎都是長時間使用3C產品所導致。醫師提醒,使用3C產品應避免使用過久,且最好每天適度運動,可改善肩頸痠痛。開業醫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指出,有越來越多60歲以上民眾也熱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